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杨全安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只对大黄牙怒目相视。

    他膝下无儿,仅闺女一个。

    闺女早年嫁司盐城一小吏,虽不富贵但其乐融融,闺女煮半斤白面尚要焐热了端一碗到小灶村给他吃,女婿也每每纳正课后便先引商贩到小灶村收余盐。

    就因为他有个女婿在司盐城转运司当小吏,他们小灶村的余盐每次都能悉数卖出,那些商贩也不敢过多压价。

    小灶村的灶户七十八,家家念他的好,他不走,没人敢走。

    见他闺女一家被绑,他身后的青壮婆姨等数百人立马抄着耥耙上前,将村口堵得严严实实。

    可大黄牙丝毫不惧,只抱拳拱手一圈,笑道:“还请诸位乡亲赶紧回去收拾收拾家当,咱们今晚就走。”

    “到了地头管吃管住,没有课税,没有徭役,也没有正盐余盐之分,只有工钱。”

    “盐工一日银子五分,小匠头七分,大匠头一钱,另有晒盐嘉奖,百斤一钱,千斤一两。”

    “官仓民仓皆有粮食售卖,粮价每石一两二钱上下,盐工一人足可养活一家四口。”

    “盐工只要精壮,家眷可做其他杂活,工钱另计,也可种地织布,保证分田到户,一丁口不低于五亩地,不收佃租只收农业税。”

    “娃可上学堂识字,免束脩,只收书费,读了书识了字,将来不晒盐也能出头。”

    “大灶村和东边五里铺的乡亲已经收拾好家当,就等着天黑动身了。”

    “诸位乡亲,请。”

    说罢,大黄牙笑眯眯地对众人做了个请的手势。

    众人没动,既没有进村,也没有上去救人,只纷纷望着杨全安。

    杨全安也没动,只死死盯着大黄牙。

    气氛安静且紧张。

    良久,杨全安在咬牙问道:“朝廷大军早已封锁了进娄烦的各处要道,可小灶大灶和五里铺加一块上千人口,你如何将他们带进娄烦?”

    大黄牙笑道:“老哥且放心,俺们大将军对大家伙极为重视,为了接大家伙过去,动用的可不仅俺这点人,就是八十岁老大娘,俺也敢保证能将她安然无恙地送到娄烦。”

    杨全安张了张嘴,似乎还想问点啥,可最终没能问出口。

    又过了良久,他才终于长叹一声,然后恋恋不舍地环视周围的一切。

    ……

    哪怕远征归来,秦川也没有休息。

    有太多事情等着他去做了。

    归来第二日一早,陪文素心和李月茹吃过早饭后,他便匆匆赶往罗自西的实验室。

    罗自西和东篱采菊他们在实验室里捣鼓了大半年,只捣鼓出来一样东西,那就是玻璃。

    秦川看过他们吹制的玻璃,清澈透亮,虽然不及后世的玻璃纯净,但明显比他托人买来的那些品质更上乘。

    不久前娄烦已经新建了一家玻璃厂,目前所有的望远镜制作全部都是采用他们新制作的玻璃。

    但现有的工匠熟练度还不够,只能吹制玻璃杯、玻璃瓶等简单的物件。

    秦川没去玻璃厂,而是直接进了实验室。

    罗自西和东篱采菊等人穿着厚厚的麻衣,脸上带新制的护目镜,蒙面巾,正带着一群学徒在捣鼓各种杯具。

    见秦川进来,一群人连忙摘下护目镜和面巾,纷纷向秦川问好。

    秦川跟他们客套几句,然后问起了最近的实验项目和成果。

    一问之下才知道,除了玻璃制法之外,他们还搞清楚了三酸两碱的制法。

    也就是硫酸、盐酸、硝酸、纯碱和烧碱。

    因为制玻璃需要大量纯碱,所以他们干脆先把这些东西都给摸索了出来。

    其实早在炼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