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帮笨蛋,把肉放到他们嘴边了,怎么都不会吃!”王岳接到了内阁的急递,顿时一肚子气。

    他刚打败卜赤,这家伙远遁北方,是跑到哪里,还不清楚,而旁边右翼三万户的人马虎视眈眈,再加上新占领的地盘还有各种散落的势力,外加上溃散的乱兵,简直跟一锅粥没有什么区别。

    蒙古王公要安抚,自己这边立功的将士要赏赐,一大堆的烂事,都摆在王岳的面前,用心处理还未必能处理好,竟然让他回京,有什么好问的,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王岳义愤填膺,张经等人,包括徐光祚在内,却都另有看法。

    “大人,容卑职说两句。”张经道:“咱们脚下,在辽朝的时候,是中京所在,那时候塞上之地,拥有几十万户,人口不算稠密,但是也足以维系繁荣,一直到了元末,红巾军绕道北伐,严重摧残了大宁之地。等到太祖皇帝设立大宁都司,已经是人烟稀少,经营困难。不得不从山东,河南等地调拨粮草,为了每年几十万石的粮食,不知道要死多少百姓。”

    张经又叹了口气,“靖难之役后,大宁越发凋敝,太宗皇帝神武韬略,权衡利弊,以为纵兵出击大漠,驱赶鞑子,远比建设城堡墩台,被动防御来得好。太宗皇帝是想把鞑子赶走,然后再修城驻守,以为万世不拔的基业……”

    张经侃侃而谈,把朱元璋和朱棣两代人的边防策略说得明明白白。

    朱元璋是立足多建堡垒,屯兵戍边,严防死守,当然了,老朱也频频北伐,甚至比朱棣的次数多得多,他算是两手都有。

    而朱棣呢,则是以驱逐为先,然后再修堡垒巩固,可惜的是,他没有完成北伐大业,就死在了归国路上,整个战略自然不了了之。

    作为大明最强悍的两位帝王,都没有解决北方边患,以内阁那帮人的德行,拿不出办法,也算情理之中。

    毕竟万一出差错了,他们可不敢担责任。

    “大人,总体来说,就是既缺少韬略,也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如果不能从这两个方面说服内阁,还真不好办。”

    王岳用鼻子哼了一声,“这两招都是现成的,只是那帮人视而不见罢了。”王岳叹道:“看样子我还是要回去一趟,只是这边这么多事,我要是走了,你们能处理得了?”

    听到王岳这话,徐光祚突然冷笑,“王岳,你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没了你王屠户,我们也不用吃带毛猪,这么说吧,一切交给我,如果做得不如你好,只管问罪就是!”

    徐光祚把胸膛拍得啪啪响,王岳将信将疑,说实话,这货真的不靠谱,但是他这一次必定扛住了卜赤的攻击,也不算废物透完,谢迁忍不住笑了。

    “王大人,抚远伯!这四镇至少还有二十万军户,每年的开销不只是打仗,还有养兵……你把这笔钱拿走了那些人怎么办?“

    谢迁说得理直气壮,你丫的就是年轻,想的太简单了。

    王岳突然微微一笑,“阁老,都这时候了,你还让他们继续当军户吗?”

    “这……这怎么不行啊?不当军户,你打算怎么办?王大人,你可千万别操之过急啊!现在边疆混乱,不能盲动!”

    “哈哈哈!”王岳仰天大笑,笑得腿根的肉都疼,他强忍着痛,用手按着扶手,站了起来。

    “阁老,大宁空虚,荒无人烟,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蓟镇宣府等地又有这么多的军户,生活困苦,难以维系……我就不明白,这是多简单的一件事,你们怎么还有疑问!”

    说着王岳转头,对朱厚熜道:“陛下,现在立刻下旨,给九边军户授田,只要愿意前往大宁的,耕地一百亩,牧场一千亩……只要连续耕种三年,这块地就是他们的!我就不信,没人愿意去!”

    朱厚熜都吓得吸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