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璁花了一个多时辰,将他的这篇雄文写完,期间除了两次短暂的停顿,其余一气呵成,文不加点,如同黄河之水,自天上扑面而来,沛然莫能御之……

    张璁的文章,大致能分成三部分……首先,他开宗明义,认为孝顺父母乃是人的天性,他说“臣窃谓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身为人子,尊奉父母,乃是天经地义。

    只是一句话,就奠定了大局!

    张璁靠靠抓住了孝道,这是杨廷和等老臣也没法否定的。

    赢得了大势还不够,张璁接下来破解所谓“濮议”之说,他认为宋英宗是早早过继给仁宗,并且养在身边,是正儿八经的养父子。

    可朱厚熜不一样,他不是孝宗养子,自始至终,只有一个父亲,如何能悖逆人伦,只怕孝宗九泉之下也未必高兴。

    到了第三层,张璁就拿出了杀招。

    他接连质问群臣,就算朱厚熜答应了过继孝宗,那礼节怎么处理?生母变成婶母,亲娘向儿子磕头?

    往后怎么祭祀兴献王?

    孝宗驾崩这么多年,突然多出来一个儿子,又该怎么处置?

    群臣执意让朱厚熜先继嗣,然后继统,实在是滑稽透顶,于情于理,都讲不通。

    谁规定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继承帝位的?

    且不说前朝,光是大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登上了皇位,他需要自降一辈,过继给朱允炆,或者过继个朱标,然后才能登基吗?

    不需要啊!

    朱棣就是继统,继承老朱家的江山,天经地义。

    朱厚熜的道理也是一样,为何要遭到群臣的反对?

    张璁没有继续多谈,但是他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白了,就是指责群臣,欺负小皇帝年幼,想要压制天子。

    所谓继嗣之说,根本是私心作祟。

    而且文臣如此坚持,也有复杂的心理因素。

    他们希望抹掉正德的历史,借着孝宗的名号,推行对文臣有利的国策。

    另外呢,也想通过继嗣的举动,表明他们是孝宗的忠臣,处处替孝宗考虑,不忍心孝宗绝后,愣是找了个儿子顶替。

    他们不是在乎孝宗如何,而是纯粹想要博一个忠臣孝子的美名。

    这又一次证明了士人的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天下苍生。

    王岳和群臣辩论过,王阳明也驳斥过,可是到了张璁这里,却形成了系统,有着缜密的逻辑,还有强大的依据。

    众臣堆里,杨一清眯缝着老眼,仔细思量,以他的才智阅历,竟然没法驳斥张璁一丝一毫!

    同样的,杨廷和八成也只有徒呼奈何!

    “张生此议,圣人复起,不能易也!”就算是孔老夫子从坟里爬出来,也休想改变大局。能得到老狐狸如此称赞,张璁这家伙也足以骄傲了。

    其实张璁虽然是新科进士,但是连续七次的落榜,还有几十年的苦读,已经把他磨砺出来,相比起那些官场的小菜鸟,张璁性格坚毅,学问扎实,而且目光犀利,看问题准,下手也狠!

    他敢毫不犹疑,押上一切筹码。

    这家伙就像是老天爷送给朱厚熜的礼物,天生就是帮着他打赢大礼议的!

    “诸位爱卿,张璁的学问你们都看见了,他的这篇文章,在众目睽睽之下写就,没有半点作假的可能!朕以为今科状元,非张璁莫属!”

    状元!

    张璁听到这两个字,脑袋嗡的一声,险些昏过去。

    他这个落榜生,居然一下子成了状元,这也太逆天了!是天恩浩荡,还是神佛保佑?张璁高兴的几乎傻了。

    就在这时候,王岳急忙跪倒,恭贺道:“陛下慧眼识人,张状元实至名归。得此贤才,实在是大明之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