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静养。果真能撂开手凡事不理,静心修养上二年,总能补回来些……”

    林如海半倚在锦靠上,微微笑了笑,道了声谢后,同贾蔷道:“蔷儿,送老供奉回宫。老供奉年岁大了,不好颠簸,用为师的车轿送回去。”

    老太医闻言唬了一跳,忙道:“使不得使不得!来时自有一顶绿呢轿,够用了。岂敢乘坐中堂相国的八抬大轿?”

    林如海微笑道:“不是官轿,是我这弟子让人打造的私轿,比寻常轿子平稳受用些。老供奉,不必外道了。”

    贾蔷一伸手道:“请。”

    老太医无法,只能随贾蔷出去,坐上了一座外面看起来并不奢华,但内里却如同一间房一样马车,上面甚至还有一张软榻可以躺下……

    等送走老太医后,贾蔷急忙返回忠林堂,就见黛玉刚擦完眼泪……

    贾蔷上前跪拜见礼,道:“恳请先生,务必保重身体!”

    林如海颔首叫起道:“不必担忧……皇恩浩荡,准了十日休沐长假,倒是能歇一歇了。只是,也做不了甚么事……我身子骨无大事,蔷儿,家里可都准备好了?”

    贾蔷笑道:“准备好了,搭棚结彩,到处都是大红囍字。该发放的请柬,也都发放完了。”

    林如海摇头笑道:“再三叮嘱你,成亲要低调。结果一个郡王,一个皇后亲侄儿给你四处发请柬。便是寻常亲王都没这样高调,昨儿半山公他们还取笑为师,说让他们家里面好一阵兵荒马乱。”

    贾蔷嘿嘿笑道:“原不是我让他们去的,是他们自己来帮忙,非要去的。”

    梅姨娘在一旁笑道:“都说蔷哥儿孤傲,如今看来,也围下不少人呢。”

    林如海笑了笑,又同贾蔷语重心长道:“国事艰难,春旱的省份又添了一个四川,民生不易,这个时候太过奢华张扬,不是好事。今儿是送妆的日子,前些时候已经陆陆续续将玉儿她娘的那份嫁妆提前送过去了。如今这边只留了六十四抬,也算不少了……”

    “四川?”

    贾蔷闻言脸色凝重起来,道:“先生,四川大旱,那可不大好办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如今又是长江枯水时节,船都不好入蜀,只能走陆路。不大妙啊……怪道先生累倒。”

    林如海点了点头,又道:“是难办啊,不过,为师与皇上建言一策……”

    将昨晚养心殿之策说了遍后,贾蔷的脸色有些难看起来,一时说不出话来。

    天下那些大大小小的粮米商背后,哪个不是站着,或者就是士绅巨宦之族所开设?

    天下士绅靠甚么去风花雪月吟诗作对逍遥快活?

    靠甚么去兼并土地广纳奴仆?

    说白了,就是收租,卖粮。

    哪一次天灾,不是他们的一次集体狂欢?

    林如海此计,就是要强行打断他们的狂欢,让他们要么丢脑袋,要么断财路。

    哪一样,都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而天下士绅们知道此事,兔死狐悲之下,就可想而知,会对林如海怎样造谣攻讦了……

    “蔷儿不必担心,为师所为,不止忠于王事,忠于社稷,更忠于天下黎庶百姓。褒贬自有春秋录,俯仰无愧天地心。一时之荣辱得失,不必放在心上。”

    林如海安慰贾蔷道。

    贾蔷点了点头,坚定道:“先生此策,可救百万百姓,天下自有公论!”

    林如海笑道:“好了,这里没事了,你快家去忙罢。另外,还是要节俭简单些。你瞧瞧为师,明儿也起不来,陪你们来场大戏。”

    梅姨娘为难道:“老爷,总不好委屈了姑娘。”

    林如海摇头道:“不在这些,风光都是演与外人瞧的,日子过的好与坏,在天长地久。玉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