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范仁,你怕不怕死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瘌,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吹吧,很少有人能直面死亡。

    死亡只是偶尔显露狰狞的面目,一想到灵魂或许将会沉入无边的黑暗,令人心底唏嘘不已。

    那或许是永恒的孤独,孤独是最大的恐惧。

    死亡是恐惧之源。

    人只有彻底摆脱死亡的困惑,才能,获得绝对安全感,最后的一章,死亡与游戏,再详说。

    要简单地说呢

    一个是活在当下;一个是与道相合。

    活在当下,可以避免远端的不安,未来是未知的,当下是已知的。

    与道相合,当尽量融入社会,融入这一方世界,便死而不亡者寿。

    朝闻道,夕死可也。

    因为洞彻,宇宙人生的奥秘,自身是天地的产物,意识是虚幻的泡影,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罢了。

    世道人生多变,而天道不变,感悟天道,便天人合一。

    不快乐的根源在哪里,难道真的是因为,失去了什么或者,求而不得究其根本是因为引发了,内心的不安。

    快乐之源在哪里,难道真的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或者保住了没有失去即使是娱乐游戏,也是安全感在作祟。

    圣人独贵食母,把人出生后的安全感降低到,有口饭吃就可以,这样实现内心的最大自由,不为外物所动摇。

    非要挣够100万、1000万、1亿,或者非要提科、提处、提局和仅仅依靠食物,能活着就好。安全感的阀值不一样,元神并不会计较太多。

    但是,不好伺候的是识神,理想国遥不可及。

    调低安全阀值,更利于心态平和,持平常心,立于不败之地。

    活着有口饭吃,就是我们的不败之地。

    宠辱无惊。

    当确知自身,安全有保障,有何宠辱能心态失衡当明悟死亡乃天道,又有何惧

    知易行难。

    事物都是有二面的,当把自我压低,会不会不思进取呢

    以退为进。

    佛说一切本自具足,不假他求。

    当人处于无忧无虑中,是最佳的状态,是入静。反之,如果忧虑重重,往往会缩手缩脚,畏首畏尾。

    自觉安全,不等于安于现状。进取,才是顺天应道,但不可忘记初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恰恰反证了安全感的重要。

    人永远无法获得,绝对的安全感和完成感。别忘了,上帝的不完美设计的法则。

    人通过审美来判别安全与否。

    物壮则老,盛极而衰,阴阳互变,物极必反,缺陷就是那个遁去的一,引发了生命的活力。

    安全包括远端的和近端的种种事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完成也有短期的和长期的不同计划。有志者事竟成。

    生活中有人计划性很强,有人则随遇而安,前者容易堆积完成的焦虑,后者却疲于被动完成,从而抑郁。造化弄人啊,保持好的节奏不容易。

    越是智者强者规划越完备,圣人则无为无不为。

    圣人无畏,安全感爆棚,所以可以无为,因而可以无不为。

    人若能永生,生命又有何意义这是更深一层的哲学思考。

    生不能永恒,死才是永恒的。

    人如果总是关注于生命的目的,那么生命的终点就是死亡,这也是人生彻底地完成。

    安全感建立在完成感之上,因此会导致,我们对于完成一件事,过高的期待。

    绝大多数的人拥有的是,一场悲剧的人生,这是死亡的归宿所决定,直到,悟透完成感,谁也免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