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回到他浴血奋战过地方,和乡亲们一起欢庆抗战胜利十周年,还有许多八路军的老战士,也从四面八方回到这里,参加到游行的队伍中,老班和老杨等抗日英雄,被马朝月领的民兵们抬起来,欢呼着连着向空中抛了好几次,马老太爷和旺旺爷则代表村里的老寿星,捧起了大海碗向皮司令敬酒,皮司令将酒倾入洛河,他饱含深情地说:“我接受上下寨乡亲们的敬酒,让我们一起先为那些死难的烈士们敬酒,为我们新生的伟大的共和国敬酒,也为乡亲们的平安和健康敬酒,愿和平与幸福像这长流不息的河水,永永远远流下去。”

    人们将桌子摆到大街上,摆到河提上,摆到打谷场上,放上月饼,放上水果,放上烧酒和美食,这完完全全就是自助餐,谁想吃什么就拿什么,谁想喝什么就取什么,年轻人喝醉了,摇摇晃晃的见谁都叫兄弟,即使将亲爷爷唤作哥们,也决没有人会责骂他,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媳妇,这时候也可以尽情的说笑,当着丈夫的面,和喜欢的男人,丈夫不但不嫉妒,不恼怒,还跟着起哄,当然了,平日里正正经经,连女人的手都不敢随便拉的男人们,此刻,也可以撇下自己的老婆,去和相好扎堆,当着老婆的面和相好亲嘴,甚至和相好手拉手,钻到幽暗处彻夜不归,老婆也绝不会找他,更不会骂他,因为他的老婆很可能就在会情人呢,而最兴奋的是那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手拉手登上一条条彩船,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漂流,洛神为媒,明月作证,一对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然了,过了这一天,生活又恢复常规,媳妇回归家庭相夫教子,男人进入大田下力干活,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即使你有万般情思,千种风情,也只能等到来年的八月中秋的狂欢节上才能和情人相会,这就是上下寨的独特的风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体现。

    一轮圆月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在腾空的一瞬间,它仿佛猛地一跳,浑身披满水花,落入多情的洛河,凌波摇荡,把它冲洗得分外明丽和洁净,她就像那娇媚的少女,身着藕荷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笑吟吟的望着河岸上那一双双欢歌笑语柔情似水的情侣,和十年前不同的是,当年那些年轻的情侣,现在都已人到中年,为人父c为人母,民兵连长马朝月拉着妻子李紫环,后面跟着他们的三个闺女,花枝招展的走在最前面,紧跟其后的是抗日英雄老杨和妇女主任刘翠枝也被他们的三个儿子簇拥着,马朝华和翠枝的妹妹刘翠英结了婚,还没有孩子,他俩没有拉手,但心中的快乐已经表现在脸上,王月娥牵着八路军英雄老班的手,老班现在已经是县长了,李红英依偎着丈夫王三和的肩,他们是今天成亲的新婚夫妻,刘翠芳有点扭捏害羞,离她的小女婿远了些,一双大大圆圆的眼睛却暗送着秋波。

    月上中天的时候,这些幸福之家都登上一条彩船,在洛河上泛舟,明月高悬,碧波闪闪,情歌荡漾,藕荷涟涟,马朝月和李紫环领着他们的孩子率先跳上了一条大船,紧接着其他的幸福之家,也都各自上了船,每条船上都有一个年长的男人为他们掌舵,这些人都是弄船的好手,也是长辈,辈分越高福分越大,彩船在人们的欢笑声和祝福声中缓缓离岸,在月光下流连往返。

    就在这狂欢之夜,却有一个忧郁的女人,她来到洛河边上,又坐在那棵大柳树下的石头上,这女人就是马康怡敏,她今晚打扮的很妩媚,身着一件白色真丝绸绣花连衣裙,胸前插一朵淡紫色的木槿花,这都是丈夫明贤喜欢的颜色,长到腰身的秀发,也用火夹子烫了大波浪,高高的挽在头顶,用珍珠头链缠了两圈,搭在额头上,在月光下闪着温润的光,眉毛描的细长c嘴唇涂得鲜红,人参高级润肤霜,把脸蛋搽的白里透红,水蜜桃一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