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讨好,弄得不好,死了都没有葬身之地,这话有点过分,但也是实际情况,凡是从那个特殊年代过来的干部,都有体会,上任伊始,百废待兴,上级对他的期望很高,群众也对他期望很高,尤其是上下寨是他的家乡,乡亲们都想从他这儿得些好处,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他毕竟是人,做不到两兼顾,顾了大局,就得牺牲局部,他不能牺牲别处,就只能牺牲自己,牺牲上下寨的利益,譬如说,十年前,他当内奸告密,让县长把上下寨粮库里的一万斤保命粮借走了,三年前,他又撺掇县长把上下寨的化肥指标给卡了,虽然说,他不是中饱私囊,他也是为国家为大局着想,但是能理解他的人会有几个,李支书,是理解他的,也帮他,但是上下寨大多数的干群都不理解他,甚至埋汰他,甚至群情激愤,要到洛阳闹事,要求上级罢他的官,“但是这些事,对上下寨来说,不算是啥大事”李支书喝口水说:“咱帮他做做工作,干群的思想也就通了,毕竟,上下寨群众还是有觉悟的,这最棘手的一件事,就是省农林学院的一百多位专家教授,要整体下放到上下寨,不但要保证这些专家教授的生活,还得为他们提供科研条件,这任务是省长交给他的。”

    胡二炮插话:“华弟不是说,他上任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让工人回厂里上班,二是让学生回学校上课,就这两件事,已经不简单了,听说中央领导都肯定洛阳的工作了。”

    李支书说:“这前两件事比起这后一件事来,不算是啥大事,工人上班,农民种地,学生上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人人都愿意做的事情,工人上班多挣钱,农民种地多打粮,学生上学多学知识,将来有前途,有出息,这是于人于己都有好处的事情,即使马朝华不做,也有人去做,马朝华做不好,别人也能做好,倒是这第三件事让他作难,一百多位专家教授,在我们看来是宝贝,可是在有些人眼中是累赘,学校停课了,科研所关门了,他们的工资不发了,还要扫地出门,连城里都不能呆了,要打散的安置到偏远山区,甭说搞科研了,连饭碗都没有了,人格尊严更不用说了,一个个斯文扫地,夹起尾巴做人,稍有不慎,就被人家踩住尾巴,死不成也活不好。”

    小虎书记说:“这怎能成?专家教授在部队上都是很受尊敬的,待遇也很高,怎么到了地方上,就这样难堪?”

    李支书说:“所以,如今的年轻人都想当兵,知识青年也想考军校,除了部队待遇高以外,就是有前途,算了,不说这些了,还是说说这些专家教授吧,整体下放到上下寨,是省长交给马朝华的任务。”

    省长要去五七干校学习锻炼,临走时把马朝华叫去,在前两项任务的后面,又增加了一项任务,马朝华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拍着胸脯向省长保证:“一定完成任务。”他有底气,这底气就是他是上下寨人,上下寨经济条件好,养活一二百人问题不大,再就是上下寨干群对科学种田很有兴趣,也尝过科学种田带来的好处,对专家教授很尊重,还有,这里本来就有省农林研究所得科研基地,住着不少的专家教授,现在再来一些,只不过就像家中添了几口人,多准备几幅碗筷,锅里多添几飘水,多下几碗米,也不算什么,还有就是这儿有一个李支书,最爱和专家教授交朋友,这朋友越多他越高兴,现在给他送去一百多位朋友,他不得乐的心花开到脸上,马朝华去找李支书:“祥哥,给你送来一百多位朋友?你喜欢吗?”李万祥说:“朋友不在多,一个两个就行了,一百多位我照应不过来,咋回事?”马朝华说:“这运动以来,大专院校都不招生了,省农林学院的一百多位专家教授没有事情干,也不能让他们在城里吃闲饭,要下放到农村工厂,参加劳动改造思想。”李支书说:“这些我都知道,你直奔主题吧。”马朝华说:“把这些专家教授零零散散的下放到边缘山区,生活条件差,科研条件更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