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矣!”    燕国大将从东胡手里夺下此地,设立襄平,中原历经多个王朝控制六百八十年,然后被高句丽人夺走,直到如今,二百四十年了。    “此城收复后,当复旧名襄平,置辽州。”    马上有官员奋笔疾书记录下来。    “你们可有拿下此城办法?”    皇帝回到营地后,立马召开军议。    辽东城坚,隋朝时就让杨广深深领教过的,如今几十年过去,高句丽人对于辽东城越发是加固许多。    整个辽东城内外两重,虽为平地城,却一点不比中原的幽州、并州这样的大城差。    关键是辽东城中兵马众多,而且明显粮草储备充足。    刚刚又放了三万多援兵入城。    如今城中有超过十万守军。    而李世民手中的天子六军仅三万,北面程咬金手里加上胡族兵也不过六七万,还要分兵留守刚打下的诸城,因此能带到辽东城下的,也就三万左右。    六万围十万。    不容乐观。    “请圣人下旨,召秦琅、牛进达、程名振、张俭领军前来会师,先拿下辽东城再说。”长孙无忌提议。    这边兵力不足,那边秦琅手中倒是兵强马壮。    打下建安不费一兵一卒,歼灭安市四万援兵,也只伤亡不过两千余,秦琅手中手里差不多还有十二万人马。还没算上往东去的那支两万余人的偏师,这个兵力已经完全比他们这支主力强了。    安市距离辽东城也不过百余里。    兵马合则强,分则弱。    李世民对这个提议也持赞成态度。    安市城和周边也还有六七万人马,秦琅围攻安市也是有些吃力的,若是两军合攻辽东城,则可聚起十七八万人马来,对辽东城的十万守军,还能占据数量上的优势。    辽东城背山面河,土壤肥沃,适于农耕。高句丽人经营二百余年,把这座辽东城打造成了一座石筑的要塞。    不仅城墙为坚石垒砌,而且还在城墙四周挖了条又宽又深的堑壕。    对付这样重兵把守的坚城,一般情况下,没有三倍兵力不围上三五个月甚至半年,是很难拿下来的。    李世民也是有心里准备的。    “当年围洛阳,”    开国之初,李唐围攻王世充把守的洛阳,可是非常艰难,李世民第一次东征还无功而返,后来武德四年再围洛阳,也是围了大半年,最后是把外围据点全都拔除,然后又把河北窦建德援军击败,洛阳城中粮尽,又无外援,最终才绝望投降的。    若是洛阳城中有粮,李世民根本还一时拿不下来。    “得造大车!”    随军的将作大匠姜行本虽然不幸中流矢而亡,好在军中也还有不少懂木工和制造的官员。    “如此坚城,必须得打造大抛车,将数百斤重的巨石抛上城,再造大量小号的投石车,然后配以各种攻城的器械,云梯、冲车等等。”    李世民听的皱眉。    这种攻城之法,其实就是当年杨广攻辽东城用过的,当年杨广三攻辽东城,什么法子没用过,而且杨广当时兵力充足,几十万兵马围攻呢。    这种法子,那就是实打实的拿人命填。    到时整个辽东城就会是一座修罗场,会是人间地狱绞肉场。    这种强攻硬打的法子,就算真能攻下来,可也必然会带来大量伤亡的。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这次唐军出征的时间选在秋天,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马上就会天冷,到时这里的严寒会让他们难以继续。    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他们在这里大造抛车、器械,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围城。    “我们最多只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到时这里肯定会降大雪。”    辽东雪国,千里冰封,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    “先填堑壕,同时打造抛车,朕再召秦琅领军前来会师。”    第二天一早。    金吾大纛高高立起。    李世民再次领百骑来到高句丽城下,这次亲自劝降。    城中此时坐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