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这回撤兵,后面却是唐军穷追不舍,虽然大部队始终相距着数十里,可唐军的几支轻骑部队却如饿狼一样紧咬不放,每天都有大量殿后的吐蕃骑兵被杀死。    这种小股游骑的缠斗中,吐蕃骑兵居然完全落于下风,原因就是吐蕃人弓矢弱,虽然骑兵不少,但吐蕃人的弓箭不行,主要用的是象雄的弓箭制作技术,不论射程还是精度都要远落后于唐军,尤其是在马上的弓骑更相差甚远。    吐蕃军还是比较擅长于下马格斗,他们喜欢持矛负剑,身披重甲作战,骑上马虽然跑的快,但骑射本事相差唐骑太多。    秦琅的踏白、游奕二军,虽是新建,却是以宁远和保军两军的夜不收、侦骑精锐为骨干组建的,还有原秦存孝带来的岭南牙军精锐,其中不少军官可原来是在长安羽林宫受过天子亲训的年轻精英。    再加上一些党项等羌骑,以及西山弱水山地羌,他们真正发挥出了狼群战 求书请后台告知管理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p>术,就一直衔尾追击,不时的撕咬,弄的吐蕃不堪奇扰,几天下来,损失已经上千。    而除了被唐军轻骑撕咬的后卫,吐蕃损失还有很多,因为逃的太仓惶,因此许多牲畜都一时带不走,一些帐篷、车子等也被迫丢弃,山路河谷狭窄,撤退时根本没办法从容行军。    好在到了此处麦洼河谷后,终于是离开了狭窄的山间谷地,到了较宽阔的大河谷地,麦洼河虽然也不是很宽,但两岸却是很开阔的河谷地,以前桑里羌部在此游牧,兼粗耕作物,也是因此地宽阔。    此处距离黄河支流白河,还有一百里,然后再往西北行八十里,就到了黄河九曲第一弯了。    到了这,算是可以松口气了,这里往西,基本上已经是一路宽阔通畅,等这一百八十里走完,过了黄河,就可以算是彻底的自由了。    有人提议,干脆就在麦洼河谷跟唐人打一仗,堵住山谷西出的口子,吐蕃军集结精锐,列阵于西,堵着唐人打。    也有人提议,继续西撤。    会议上争论不休。    一名豹服侍卫进来,说前面先前探路的轻骑,抓到了几个羌人已经押送回来,经审问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赶紧来报告赞普。    被抓的几个羌人,就是这麦洼河谷原来的主人桑里羌部的,在被吐蕃前锋侦骑抓到后,并没有硬抗,老实的交待了身份,并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情报。    在他们前方一百八十里处的黄河九曲第一弯处,也就是白河汇入黄河的河口滩上,党项羌、白兰羌还有弥桑羌等共集结了十万骑,分别埋伏河口。    这如同一个晴天霹雳。    直到这个时候吐蕃众人才想起来党项诸羌,这些之前在他们东征一路过来,早就望风而逃,不见影踪的党项人,那些髡发秃头的拓跋、细封诸部,原来并没有逃远。    他们还一直跟唐人在暗里联系,且早早就已经悄悄汇集并埋伏在他们的退路上。    唐人跟他们和议了两个多月,不仅仅是在招降尚囊准备里应外合了?还在联络诸羌,要断他们归路,这是做了两手准备,要将他们这二十余万众,彻底的全歼于此,一个不留啊。    好狠的唐人,好毒的心啊。    “这定是那个秦琅的绝户计!”    现在怎么办?    唐人就在后面的山谷中赶来,不下十万之众,前面又出现了党项羌等十万众,这是天要亡吐蕃吗?    松赞干布望向新任大相噶尔芒相松赞。    噶尔咬着牙,也是脸色难看,但这位也算经验丰富,当年平叛,就是他率领整编后的吐蕃王室禁卫军,第一个杀进了山南,将一个个叛乱的贵族击败的。    噶尔稳定心神,仔细的又询问了一阵情况后,再折返回来,走到地图前仔细观看。    良久。    他提出一个建议。    “派一支人马,多打旗帜虚张声势,假装大军仍按原计划撤往黄河曲,然后赞普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