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身后的众人,见陆羽如此轻描淡写地站在632高的天台上,而且还是边缘位置

    冷汗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王经理扶着门框,冲着陆羽喊道“陆先生,小心,这里风大”

    “不碍事。”

    陆羽回头一笑,心道“我有那么弱不禁风嘛”

    这个位置,有点拘谨,地方太小。

    而且,楼面的弧度也不是很大,蹦极时,空中的活动空间,十分有限。

    就这么贸然跳下去,可能会有碰壁的危险。

    于是,他又沿着天台边缘,缓缓走着,边走边探身向下看。

    看到这一幕。

    大厦的那些工作人员,再次呆住了

    每个人都是头皮发麻,不知所措

    一股彻底的寒意,自脊梁根儿直灌脑门

    632米的楼顶天台,想想都可怕。

    你居然还贴着边走

    更可怕的是,这家伙竟然看起来一点都不紧张

    就像如履平地一般

    简直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啊

    来到天台的西北面,陆羽四处望了望,考量了一番。

    嗯。

    这里还不错。

    空间够大,角度也好。

    最重要的是,身后就是通风管道,可以用来固定蹦极绳。

    此外,天台的边缘,还有一排一指高的内嵌式装饰护栏,应该是合金材质的,相当结实。

    从通风管道处延伸出来的蹦极绳,完全可以在这里,进行二次固定,以最大程度保证自己的安全。

    在心里计划了一番,陆羽当即卸下背包,取出绳索,系在了通风管道上。

    随后,又将延伸出来的部分,绕过装饰栏,绑了个非常结实的三套结。

    如此一来,安全性就有了一定保证。

    至少在起跳阶段,不会出现大问题。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置身空中时,要掌控好蹦极绳的回弹和方向感。

    这是高楼蹦极的重中之重

    前一世,高楼蹦极运动的死伤率,在所有极限运动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2014年,米国的一位著名蹦极大师,就曾在一座英国的摩天大楼上失手。

    在飞身下坠时,他的身体,撞碎了九块楼面玻璃,当场殒命

    所以,高楼蹦极,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对蹦极绳和方向感的掌控。

    二者缺一不可

    布置好蹦极绳,陆羽解开蹦极绳尾端的安全扣,系在了腿上试了试。

    嗯。

    非常舒服。

    果然还得是系统出品啊

    仿佛量身定制的一样。

    松弛有度,没有一丝的拘束感。

    一切准备就绪后,陆羽跟王勇打了招呼“王总,基本可以了,五点钟的时候,您在这儿吧”

    “嗯,我在。”

    “那就好。”

    “陆先生,您的直播什么时候开始”王勇问。

    陆羽看了下时间,发现已经2点半了,于是道“五点整。”

    “那这样,这段时间,您先去我们的休息室休息一会儿,如何”

    休息室

    还有这等待遇

    中心大厦的休息室,可不是一般人能进的。

    “嗯,那就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陆先生,您请。”

    “好,好。”

    休息室,在大厦的150层,金碧辉煌,非常气派。

    服务也很周到。

    吃喝住用,一应俱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