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广利果然弄了一本专门写全国各地特色面的书。从南方的阳春面到北方的炸酱面、打卤面都有。各种各样,眼花缭乱。
牛广利给两人建议了牛肉面、肉丝面、素面、凉面。“面条别自己做,有专门送面条的,你研究好做法和卤汁就好。我吃的牛肉拉面汤里面很多辣椒,又麻又辣,冬天能吃出一身汗。你们试着做做,书里面不是有做法吗?”
“你让我们做也得有东西,面条家里有,那个牛肉呢?”张爱萍埋怨丈夫。
于是牛广利又开始置办东西,总之两个女人天天做面,牛家一大家子都跟着天天吃面,顺便点评。美霞天天追着牛广利的儿子牛浩宇,两个孩子倒成了玩伴。
高月英很矛盾,不想让木香走,却不能不考虑还债的事,你不让儿媳妇去赚钱不就是不想还钱吗?怎么也说不过去,她只得默认。
牛广利初八就走了,许景山等人初十到了工地。木香过了十五才去的,刚开始没头绪,美霞交给了婆婆。那次后两人再次陷入冷战,高月英对这个孙女倒是喜欢,可能是一个人孤独了太久,有了伴也有了乐趣。加上美霞天真可爱,高月英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小孙女。
到了那边,牛广利用砖和铁皮已经给她做了一个简易房子,就在工地边上,临着大马路,人来人往位置很好。
简易房外搭了棚子,摆了几条长案和长凳。一看就是临时做的。
“都是叔抓空做的,全是工地上的废料,你先将就着用,给你弄了一个灶,一口大锅。简易房里放了一张床,你看看还需要什么我跟你去买了。”
木香看着马上属于自己的地方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许景山道:“地里还没活,让你妈过来帮你几天,等地理下来活了再回去”
“家里马上抓猪仔,我可以,先少做试试”木香道,一个人会很忙碌,也不是不行。
买调味料,锅碗瓢盆,使用等等,一忙碌就是几天。熬制了一锅牛肉面和肉丝面的浇头后,面摊开始营业。第一天没定多少面,大约一百份的量。木香只做早上和中午。下午晚上就休息和补货。
一碗牛肉面或肉丝面一块五,都是大碗,素面一块。加一个鸡蛋加五毛,加一个馒头涨两毛。总之一般的人一碗面都能吃得饱饱。
过路上班的人愿意出来吃一碗,工地上愿意换换口味的过来吃一碗。第一天木香在忙碌中过去。有些手忙脚乱,好在牛广利和许景山帮着照看了一会儿。度过了人最多的时候。
中午两人干脆过来吃的,跟着忙了阵子。下午木香休息后,将里外全部收拾干净。随后骑着牛广利弄来的一辆半新不旧的车子将第二天的面和馒头定了一下。
取了猪肉和牛肉、骨头等等,买了一些菜回来。晚上没啥事,不如做几个菜算是谢谢牛家兄弟。牛广利的大哥一直在工地盯着干活,也应该感谢一下。
工地收工差不多七点,天已经擦黑。等牛广利、牛广胜和许景山过来已经八点了,“做了几个菜,你们凑合一下”酒菜已经摆上桌,爆炒大肠,大葱豆腐,白菜烧肉,醋溜土豆丝,一盘炸花生米,两瓶白酒。
牛广胜问了一下白天的生意,木香说:“要了一百份的面条都卖了,我不知道能赚多少,总归不会赔。”
牛广利道:“我给你算了一下,每碗面你应该最少能赚一半,面条八毛一斤,你那一碗最多六七两面,加上肉和其他成本不过七八毛,你一碗一块五,这不就是一半?还有鸡蛋馒头的,一份怎么也能赚八毛。一百份你说能赚多少?就是除去一些损耗也能剩下七毛。所以一天能赚七十块。以后不用多干,每天做多两百份,一年发笔小财是没问题的”
牛广利这么一算,许景山难以置信,那他干嘛要做木匠?还不如跟闺女做这个!木香心里有些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