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时的杂费专门收了40元,是调频收音机的钱,人手一台。校广播台在早上和晚上都播放听力,有专人负责发放配套的听力试题。首先不耐烦的是成松,然后是大桓。坚持到最后的,也只有老杜了。大桓中学阶段,紧紧追随考试的指挥棒,英语听力,初中要考,学,高中不考,不学。积累下来,听力是很差的,蒙下选择题,还可以,做填词、填句,难于登天。上大学后,大桓学习态度很任性的,随个人喜好,英语的词汇量,没有上升,反而大步后退,学业的根基动摇了。父亲曾经很关心,40元钱有没有花到实处,借机也考察一下儿子的英语学习情况,大桓轻描淡写,敷衍过去了。白岭曾经说过,没有过硬本事,用人单位的脸很难看。作为新生,普遍没有危机感,今朝有酒今朝醉。
在校园,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很方便地接触到浩如烟海的书籍,大桓常去图书馆。理科图书很多都是工具书,也有一些教辅教材,学起来比较艰深,更新比较慢,大部分是老书,很有年代感。理科借书处,门可罗雀。文科图书不囿于专业,文学、历史、传记、军事,都可以当休闲读物来阅读,所以文科借书处,车水马龙。理科生借阅文科图书是有限制的,上限只有五本。大桓的阅读趣味开始一变,他喜欢读读历史,培根说过“读史可以明智”,大桓慢慢开始不习惯小说的冗长和虚假,历史可以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撷取。阅读习惯的改变来自于心态的改变,其一心态浮躁,静不下心来啃辉煌巨著,其二是对现实很迷茫,感觉跟现代都市生活有隔阂,怀念乡土田园会引发思古之幽情,其三空闲时间越来越少。除了借阅处,阅览室也是常去的地方。图书馆是较早装空调的场所,大伙儿都喜欢去哪儿,一座难求,往往是在外面排队,等里面人交了代书板出来,再按顺位进去。大桓不太喜欢那些带书进阅览室自习的人,妨碍别人做正经事,我们要看杂志、报纸、图书,功利的学习是小道。所谓素质教育,发展个性又价值几许?大桓心里是没底的。
去了几次网吧之后,大桓迷恋上了网络聊天。他申请了一个网号,用心地记账号、密码。取名子不语,源自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说话叫“子曰”,孔子无语了,那就叫“子不语”。高中时,就有人称大桓为老夫子,所以跟人聊天时,大桓曰“天不生于子,万古如长夜”,那人立刻回道,“你癞□□打哈欠,好大的口气。”如是这般,相互戏谑。
加了几个老同学,对于近况,大桓很不满意,又有种难于改变的无力感,聊得没劲。大桓聊发少年狂,专门搜索网络女子,年龄相当或稍小的青春少女,加为好友。当时聊天风气还算开放,十有三四能通过验证。一般第一次交流很重要,有时候费老大劲,别人只是重复回复“好的”、“哦”,直接拉黑。要创造话题,这个年龄段学生居多,跟他们谈谈学校生活,聊聊文化人生。大桓读的学校不丢人,容易让人仰慕,这样聊起来就轻松多了。要记住每个网名背后对应的个性特点,下次聊起来就像老朋友一样,大桓记性不错。虽然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有时候要扮知心大哥,唱点高调,发点心灵鸡汤,解解惑。
大桓的感情经历一直处于空白,这种对异形的追逐源于好奇,发乎情,止于礼,没有什么邪念。安徽安庆有一个女孩,在上中专。曾国藩的湘军攻安庆,结硬寨、打死仗,啃了好几年。大桓就跟她讲古,然后问当地有没有什么民间传说。聊熟了之后,她就不满足网络聊天,开始给大桓写信,两人通了一段时间的信,大桓太规矩了。内蒙的一个叫星星的女网友,很成熟,说你们学化学的很容易出国的。大桓就说了自己的苦恼,感觉自己读大学后,趴在起跑线了,不会跑,跑不动。星星就安慰他,人会慢慢长大,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星星让大桓给她发电子邮件,大桓居然不会发伊妹儿,就没有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