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子,估摸着自己绣不动。只好把摇篮搬了出来,再把刚吃过奶的弟弟抱出来,在一旁逗着弟弟玩耍。不过手里也拿着鞋面,鞋面上要绣周三姨店铺的标识,这个自己倒可以试试。
前几天大伯娘拿了块蓝色的布,要帮大伯和大哥做身新衣服。说是参加弟弟乔迁宴的都是贵人,得穿体面些。
娘帮着裁了,这会儿大伯娘和大姐都在忙着缝衣服。
大伯娘还好一些,大姐缝了拆,拆了缝,好几天了,一件衣服还没缝好一半。
大伯娘气的不想再和大姐说话,对康母道:“你今天上街了?”
娘道:“去了,背了些菜去卖。以前没卖过菜不知道,菜价便宜得很,我跟二娃背那么大两背篼的菜,才卖三十来文铜板。这点儿钱就够一斤肉!”
大伯娘道:“那不是呢!我们农家的东西都是不值钱的!我和你哥年年种那么多田地,累得像个儿样,明卫一年的束脩就全划拉走了。”
娘心里想明卫有公爹帮衬,吃住都跟着公爹不说,笔墨纸砚各项开支也没见大伯一家买过。大伯夫妻俩有啥可操心的?明卫在县学里跟着名师学习,眼见就要考秀才了。明北可有人过问一声?
但这话终归是心里想想,说出来就显得埋怨公爹不公平一样。
但公爹公平过吗?
娃他爹这一辈,二伯读书读的最多;娃这一辈,先前就两个男娃,公爹却只带大伯家的明卫。
自家呢?连分家都是大伯二伯先选的。
终归忍不住说一句:“大嫂你不知道,束脩算是少的,除了束脩以外,每月的伙食费、笔墨纸砚等那些才费钱。”
“呵呵!”
大伯娘心道自家是占了些公爹的便宜,但谁让明卫读书好呢!
四下无人说话,一屋五人均埋头干活,只剩下小宝一人咿呀咿呀不知在床上乐什么。
娘稍稍埋怨了一下自己,放下手里的鞋垫,接过大姐手里的衣服看看,“大姐,这个线拉太紧了,稍微松一点,做出来才平整好看。”
大姐:“三婶,我娘说这样做出来才结实。”
“你肯定没听你娘说完。”娘笑着看一眼大伯娘,“针脚密做出来才结实,针脚细密平整,衣服才会又结实又好看。”
大伯娘对康母道:“她就这样,针线活上一点灵气都没有,好歹最近针脚工整了一点。”
大姐不服气大伯娘的话,“娘,我都是随了你的!”
“嘿!还冤枉起我来了。”大伯娘把手上的衣服摊开,往前伸伸,“来!看看!我这可是平平整整的,你那样可不是我教的!”
“哈哈~”大伯娘的打趣让康明宁几人笑起来,气氛重新热络起来。
娘抿着嘴皱着眉使劲用顶针顶了一下针鼻,针尖冒出鞋垫。呼出口气,逮着针尖奋力一扯,没扯动,再次顶针顶针鼻,“不是最近着急用钱,我是真不愿意做鞋垫!”
“纳鞋垫就是费力气。你气力小,纳着就费劲!”大伯娘瞧康母做着实在费劲,拿过康母手中的鞋垫,轻轻一扯针就出来了,“你看我!我从小做鞋垫就好!”
“那大嫂你帮我纳会儿,我歇歇。”康母拿过大伯母的衣服接着缝,“我纳了一中午了,就那么点!还累得够呛!”
大伯娘哈哈一笑,“正好我做衣服费劲,咱俩换着正好!”
这时,从房子侧边走来一人,“哟,做鞋垫呢?”
康明宁抬头一看,是住屋后的邻居黄二婶。
婆家姓马,马家也是跟着爷爷那辈逃荒过来的。原来是租康明宁家的老房子住,黄二婶嫁过来后,直接买了下来。
黄二婶的丈夫马六,是个木匠。家里没什么田地,平时都是靠马六叔做木工养家。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