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宝元年,兴庆宫。

    看到缓缓走到近前的身影,服侍的小太监王兴贵立刻头皮一紧,毕恭毕敬又不失亲热谄媚道:“爷爷,您老怎么亲自来了?”

    高力士哼了一声,却道:“我不亲自来,圣人怪罪,谁担得起?”

    却说早上圣人与太真娘子用过早膳,往常必来蹭饭的汴王李璥居然不见踪影,圣人发问一次,太真娘子发问两次,都说小殿下一早便用过了早膳,圣人只道他这个最小的儿子总算勤奋好学了起来,还往贺监那里赏赐了好几样东西。

    贺监便是贺知章了,负责教授太子并其余皇子的课业。

    谁知贺监那里回禀,说今儿一早根本没有见到李璥,话里话外可是颇多怨气,显然对这个天资聪颖且仰仗着圣人疼爱的汴王李璥很是不满,这可不能怪贺知章,他也想不明白,圣人二十五个儿子,全都乖顺老实、尊师重道,只一个李璥,怎么就顽皮到了天上?

    高力士可不敢回报,一晃拂尘,亲自来寻,宫里宫外寻了一圈,人居然在兴庆宫内苑的观鱼池旁偷闲躲懒呢。

    “小殿下玩得可开心?”

    兴致满满的李璥一听这声音,登时吐了吐舌头,再回头却是惊喜的笑容:“高翁怎么来了?是不是娘子头上缺一朵姚黄牡丹,特遣高翁来摘?”

    高力士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笑意:“娘子不缺姚黄牡丹,倒是小殿下,可能缺一顿板子呢。”

    旁人没胆量说这样的话,只有高力士这个服侍了圣人三十年的老人,有资格也有底气说。

    李璥嘻嘻一笑,乖巧地让高力士抱了起来:“高翁才不舍得让我挨板子呢,再说,还有娘子呢。”

    高力士抱着他,看着怀中粉嘟嘟的小脸,自然舍不得说重话。

    六岁的李璥,端端是个唇红齿白的小金童,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像秋水一般澄净,笑起来又像炽盛的霞光,看得人心都化了。

    “既然知道娘子会护着你,”高力士道:“那今天的礼物,可准备好了?”

    “什么礼物?”李璥故意装傻道。

    “太真娘子的寿辰,”高力士道:“难道还要老奴提点?”

    李璥笑道:“巴不得高翁日日提点,好让我在圣人娘子膝下,长做太平之人。”

    高力士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着实吃惊,虽然汴王李璥的夙慧在宫中早就闻知,可高力士依旧被他这一番话所震动,这也许并不单单是聪颖,而是有定见了。

    从观鱼池走到勤政务本楼,一路阊阖开宫殿,五龙坛中,有来自波斯大食的使臣等候召见;而沉香亭里,梨园正在试新音。

    李璥左右看了一下,问道:“阿蛮呢?”

    乐工道:“谢阿蛮为李龟年的新曲编舞呢,这一回可要开眼了,据说能在水上跳,叫什么《凌波舞》。”

    李璥若有所思之间,已经被高力士带到了楼上,就见香气缭绕中,两人分坐在锦毡上,分明都听到了声音,却没有人抬头,原来棋盘上,正寸步不让呢。

    李璥走过去,却看到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太真娘子。

    垂叶彩夹缬,大红花绣裙衫,高髻广袖,不再是一袭素净的道袍,顿时显出太真十二分的姿色来,杜甫所谓“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固然说的不错,可叫李璥来看,只有白居易“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才落到了实处。

    怪不得便宜老爹能不管当世后世的一切议论传言,强纳入宫,这样的美人花,见一面便是魂牵梦萦,只有堆金积玉,用世间的极富极贵,才能供养。

    再说如今已经五十六岁的圣人,双瞳日悬,隆准岳立,神光内敛,顾而生威,丝毫没有同年龄的老人佝偻伛偻或者肥胖的身材,半世惊涛骇浪,戎马倥偬,练就了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