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观言想了想,又沿着被封锁的村子周围骑马转了一圈,了解了该地的地势,便回到宫中请求见楚王。

    楚王一听他是为发生瘟疫的村庄之事而来,便立刻同意接见,观言一见他便即刻请命道,“陛下,观言斗胆请陛下答应一事。”

    “何事?”

    “请陛下晚一个月烧村,并允许观言入村为村民医治。”

    楚王一听便问道,“观言,难道你已有办法解决瘟疫之症?”

    观言摇头,老实地道,“观言还未见过此症,因此无法下断言,但观言无法放任仍活着的人被这样活活烧死,是以想确认是否有救治之法,即便没有,若能查出病症所在,日后也能够防范于未然,请陛下恩准。”

    楚王闻言沉吟片刻才道,“观言,按理说你有这份心本王应该同意,但此事非同小可,一进入村庄很可能就无法再离开,因此本王连大宗伯的请愿都未曾批准,你又是大宗伯的得意门生,本王无论如何也不能如此草率地做决定。”

    “陛下,观言曾观察过那个村落的地势,因村落有一面临山,并且与村子有一水之隔,方才观言也见到已经有士兵正在切断两端水源,但山上还有一处水源难以隔断,由于地处上游,因此山上的水源和地理环境都是最干净之所,只要村人不上山,瘟疫便不会蔓延其上,因此观言想在山上搭一处小屋,选一名村人与观言一起,观言只需一个月的时间,若一个月之后观言仍然无法查明病因,那便请陛下下令烧村。”观言回来的路上就已仔细设想过一切,因此此时便将设想清楚地表达给楚王听。

    “你们师徒果然心连心,只有你们二人前来向本王提出这样的要求,其他人根本不敢提及‘瘟疫’二字,好像生怕被本王派去察看瘟情。”楚王不由叹道。

    “不知陛下是否能够应允?”观言问。

    楚王想了一想,道,“本王既然驳了大宗伯,就没理由同意由你前去,这样吧,本王且命人请大宗伯前来,你二人商定出最佳的解决办法,本王要确保的是你们二人安然无恙,才肯应允此事。”

    “这……”观言很清楚这件事风险极大,一有不慎就会染上瘟病,但在良心上他无法置之不顾,因此并未来得及与师父商量就前来求见楚王,没料到楚王会有如此回答,但他既然已经开口,显然没有商量的余地,更何况他是为自己好,于是他只能道,“好吧,那观言在此等待师父。”

    很快大宗伯匆匆来到,他看见观言微微一怔,楚王简单地将事情说与大宗伯听,就道,“大宗伯,本王很欣慰你的徒儿能有如此主张,但本王并未答应你前去查看瘟情,自然也不会答应观言,但若是有一丝希望,本王也决计不愿意烧毁村庄,因此针对此事,本王希望你师徒二人能商量出万全之策,本王再做决定。”

    大宗伯闻言,若有所思地看了观言一眼,随后对楚王道,“其实此事臣也正想再一次跟陛下请愿,不过既然是言儿先行提了出来,那么尝试医治的人选除了他之外便不做第二人考虑。”

    “哦?大宗伯有何更好的解决之法?”楚王立刻问卜邑道。

    卜邑缓缓道来,“此次的瘟病其实是有征兆的,先是牛羊无故死亡,随后便轮到人得病,一开始是全身发红色的斑疹,再就是热病和溃烂,最后全身抽搐至死,从发病到死亡大约一个半月左右,在村中第一个人死亡之后村长立刻派人来到丹阳城请巫医,跟随村人前去的那名巫医一路上看见了不少动物的尸体,之后在询问病症时便将两者联系起来,他觉得不对劲,因此离开村庄后马上上报,幸亏是如此,否则瘟情恐怕要扩散至整个丹阳城,而那名巫医现在成了唯一进入过村庄的人,但他也无可避免地被瘟病感染,所以臣觉得最好的方法是从那名巫医着手,臣早在他上报之后就已将他运送到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