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一样的感觉。
对于叶溪来说,只有亲近的人才能叫她的闺名,不过顾哥哥是个好人,给她摘大桃子,给她买糖葫芦,还给她编花环,这么说来,顾哥哥也是亲近的人呢
顾驰还未到阿公家,在院子外就能听到周大郎爽朗的笑声。
他推门而入,周大郎几步走过来,亲切的拍着他的肩膀,“终于来看舅舅了。”
过年时顾母带着顾驰回娘家,那一次周大郎不在家,舅甥俩已经大半年没见面。
看着顾驰手中的竹篮,周大郎接过来,“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顾驰道: “没有多少东西,娘也惦记着你们,嘱咐我一定要让舅舅接下。”
听到顾母的名字,周大郎不再推辞,还是小妹贴心,时刻把他们两个哥哥挂在心上。
“乖孙,你可终于来了。” 老周氏小跑着出来,“晒着了吧,今个太阳这么毒,大媳妇,把井里吊着的绿豆汤和水果端过来。”
交代完这些,周老太拉着顾驰的手,上下打量几眼,“瘦了,瘦了,读书辛苦了也别急着回去,就在这儿多住几天,阿婆好好给你补一补。”
王氏听到这话撇撇嘴,婆婆就是偏心,哪里瘦了,不还是以前那个样子吗有什么好补的,都是浪费东西。
老周氏看着大儿媳不情愿的样子,脸上笑容淡了淡,“还愣着干嘛,快点端过来。”
她当然知道两个儿媳的想法,不过这又干她何事自己的钱,自己攒的东西,想给谁就给谁,顾驰这个乖孙一年也才见两三次面,能吃掉多少东西还不是家里人吃的多。都是眼皮子浅的,整日把东西看的比人还重
顾驰扶着周老太坐下,“阿婆,我每顿吃不少东西,许是最近长身体,吃的东西都长个子上去了。”
老周氏点点头,“长身体就更要好好补一补。”
顾驰看了一圈,“阿婆,怎么不见阿公和二舅舅”
“他们去邻村做工去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周家有地,周老头和两个儿子又是木匠,平日就在各村帮着打家具,日子要比一般人家好过一些,平时腥荤不断。
当初顾母和顾父看对眼,周老头不同意,毕竟那时顾父只身一人,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所幸顾父拿出积蓄,买了地,建了房,安定下来,最后娶到了顾母。
即使成了亲,周老头和周大郎周二郎一直不满意顾父,总觉得女儿小妹是被他那一张脸迷惑了。还是后来相处久了,加之有了几个外孙,翁婿俩才和谐起来。
周大郎喊来自己的儿子,周然,他生儿子生的晚,前头几个都是女儿,所以现在大儿子还要比顾驰小几岁。
“表哥。” 周然过来和顾驰打招呼,其余几个孩子也拥上来,年岁差不多,倒也能玩在一起。
顾驰应了声,掏出竹篮里的青团糖块,和周围人分了一遍,糖块糕点是从府城带回来的,青团是顾母昨天做的。
周大郎接过来咬了一口,好久没吃到小妹做的东西,她未出嫁时,总是爱捣鼓吃食,手艺那是没话说。
周大郎两口吃下去,方才开口,“三郎,等府试成绩出来,咱们好好办个酒席庆祝一下。”
顾驰笑了笑,“舅舅,你就这么相信我能考过啊”
周大郎信誓旦旦,“那是必须的,小妹就聪明,生出来的儿子也是个聪明的。”
在周大郎和周二郎心里,自己外甥聪明有出息,都是小妹的功劳。小妹打小嘴甜机灵又懂事,生出的孩子肯定也随她。
都说外甥似舅,加上顾驰还是他最疼爱的小妹生出来的孩子,在周大郎眼里,顾驰和他的亲生儿子差不多。
顾驰掏出竹篮里的东西,其中一个油纸里放着枸杞和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