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

    “还得谢谢你们了。”沈措说到后一个字声音远了一些,跟一边哪个人说了几句话,然后就在电话里跟叶有华说,“成,我们这边要忙着办事情了,先就说到这里。”

    叶有华自然也挂了电话,回到家里,叶有华跟妻子说起来这件事情,“正好就是今天办婚事呢,听起来一家人都挺欢喜的。”

    “今天的日子那是不错的。”朱娇娇又想到一点,“那沈镇媳妇就不能在家里过中秋了。”

    叶有华想着大概选了这个日子也是有什么想法的,“中秋不过应该也不要紧,如果不讲究三朝回门,说不定明天沈镇要领着媳妇去送一送那些送亲的呢。”

    “应该就是如此了。”朱娇娇想一想,申沪离京都也有那么远呢,总不至于没有送亲的。

    上午时分,叶有华也打电话跟罗科长说了一下,老门山这边正正缺了时事政治这一块的事情,“咱们别的课程,别管是语文还是外语,历史地理或者是数理化,都还行,只有这个时事政治,咱们这边忙不过来。”

    “时事政治”罗科长沉吟了一会,也没有想出来什么,“这一块我一时间也想不起来。你等两三天,我这边好好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哪个于这块厉害的,等我过了中秋再给你回个消息。”

    叶有华也只能指望罗科长了,“那就先麻烦你了。”

    “你我之间客气什么”罗科长就说叶有华客气,“上回你送过来的,成义的笔记,这个又起了大作用了。”

    叶有华觉得嘛,“能帮得上忙就好。”

    转过一天就是中秋节,今年的中秋节过得比较清静。

    社员们舍不得浪费时间,综合管道那边,大家都自动自发的前去上工了,大家都一起在管道里忙碌,做不了重活的,也能帮忙扒拉一下泥土块呢。

    村口的那面经常掉泥土块的土壁,现在已经是围上了藤网了,现在大家就全力来管道里帮忙。

    从管道里挑出来的泥土,还是派得上用场的,管道里要用到的青砖就是队里自己烧制的,这些泥土正好大多数都是能用上的。

    砖窑都是老人们自动自发地来盯着了,就连捡柴火这样的事情,孩子们也经常会一起过来帮忙的。

    成忠在下午的时候,打了个电话回来,一是祝福大家中秋节,大家互相慰问一下健康。二也是给叶有华送了一个消息过来,“沈镇媳妇的娘家,有个伯父,爹爹你可能是认识的。”

    “申沪的”叶有华心里思考,“姓李我记得,咱们去静安寺那边附近的供销社,有一个前任科长就是姓李的,门市部那边的郭主任,就是这位李科长推荐的。”

    成忠也不意外自家父亲记得这个,“正是呢,昨天宴客,一起喝酒的时候,那边也不知道怎么地,就谈论到这个事情了,原来这位沈镇媳妇的伯父,也知道咱们老门山。问起来,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关系。”

    “还能有这个缘分啊。”叶有华还真的是想不到,“当初我们去申沪的时候,这位李科长刚好是调动了职位了。”

    成忠也跟这位李家伯父聊了一会,自然知道这事,“对,那会是调了部门了,有这份关系,大家倒是相处得更是融洽了。”

    毕竟,这个缘分也实在是太难得了,怎么想一想,也很难想像得到,当初还能有这么一份拐角交际呢。

    “那这个就挺好的。”叶有华想起这位是沈镇媳妇的伯父,“李家对沈镇媳妇挺看重的这连伯父都亲自送亲来了”

    成忠知道这个缘由,“李伯父是李家那边的族长,就跟咱们老门山的那些家务长一样,这种事情,为了以示敬重,族长一般都会出面的。”

    “申沪那边也讲究这些旧俗啊。”叶有华觉得,别管哪个习俗,那就还是看重。对于沈镇来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