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诸如木板、草堆等东西,又把周围的人全部清空,用的空包弹教他们射击。

    别说叶有华有些不敢置信,就是大队长当初还惊讶了许久,到底担心他们这样行事会受处分。

    特意去武装队问了个究竟,原来对方当初答应带着老门山的社员一起训练的之前就已经跟上头请示过的,当时也是绵宾人出乎意料之外的行为,大家把绵宾人想的更坏了一些。

    所以上头批示同意了老门山的民兵队伍跟着一起训练,其中的还批示准了三次实地打靶射击。

    不然武装队是不敢私下答应训练的事情的,射击课更是不敢教的,只有得到了上头的批准,他们才敢这样做。

    至于几岁的小孩子属不属于民兵队的一员这是老门山的事情,他们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嘛。

    总之还是照顾了老门山了。

    老门山的民兵队就没有不喜爱木仓的队员,叶有华就有点遗憾自己没有赶上这次机会,民兵队的木仓都是老式的土木仓,也就是老门山俗称的冲,跟武装队真正的木仓是不一样的。

    好在还有两次实地打靶射击课,总不至于真的留个遗憾。

    这天是七月半,七月半的晚上大家都是会拜祭敬一敬先人的,老门山拜祭敬先人的场地就有些奇怪。

    有在家里烧香烛钱纸的,有在院门口烧的,也有去路口烧的,也有在墓地烧的,还有一些在田边的石头旁烧,某个排水渠上面三根木条搭的不到一米跨度的小木桥旁边也有人烧。

    反正地点是千奇百怪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不惊奇的。

    这一晚,各家各户的孩子都是不许出门的,据说最开始的讲究有两条,一是怕孩子们年纪小八字轻撞到一些孤魂野鬼轻则生病重则夭折,二是怕孩子们走路不小心踩到这些烧剩的烟灰会使得先人不高兴捉弄孩子们。

    后来大家也没有这些讲究了,但是七月半小孩子们避一避还是成了习俗。

    朱娇娇家是在院门口烧的香烛钱纸,香指线香,烛指白蜡烛,钱纸就是纸钱,是土色的巴掌大的长方形草纸用器具在上面打了两排圈圈的孔,孔看起来有点像是铜钱,这种纸钱是专门于供祭所用的。

    这种钱纸可以去香烛店买成品,也可以自己做。

    买回来草纸,裁切成纸钱大小的纸片,用打孔的工具压在一叠纸片上面,锤子敲击打孔的工具顶端,一般每排打六到八孔,完工了就是可以供祭的钱纸。

    有讲究的还会烧一些金箔银箔做成的纸花,不过那是十几年前富贵人家的事了,现在大家都烧不起金箔银箔做的纸花了。

    香烛钱纸都是用来烧的,大家还会供祭祭品,水酒一碗,水煮肉一块,点心一盘,水果一盘。

    等到香烬烛灭了,水酒会倒在钱纸的烟灰上,水煮肉留待做菜,点心跟水果大家就会吃掉。

    按大家的说法,吃掉先人享用过的供品就会得到先人的保佑。

    就如大家也认为祭过神的供品也是好东西一样。

    在楚南,供祭这种事情,都是家里的主妇来做的,据说除了去行礼,男的都不能插手的,这种讲究是怎么兴起来大家也说不清楚,反正楚南县城里也是一样的,七月半这天,男主人在不在家没所谓,女主人就得回去准备供祭之事。

    鸣钊妈之所以今天回去也是因为七月半的供祭。

    朱家的供祭还是于敏乔来一手操办,朱娇娇夫妻领着孩子们排在后面准备给先人们见礼。

    于敏乔摆了木牌点了线香跟香烛,一边在香钵里烧着纸钱一边嘴里念念有词。

    朱娇娇大抵明白嘴里念得都是些什么。

    不外乎是报一遍家先,请先辈们回来享受祭品,同时还请先辈们多多照料家中的晚辈,有时候还会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