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哎呀,这家和家的新夫郞就是大地方的人,这说的话啊都想带着蜜似的。”陈阿么说。

    “我就来给你说说吧,先说这红白喜事,红事啊就是喜事,谁家要是有喜事了,我们去吃席的,关系一般的不外乎带上一点自家种的瓜果蔬菜,关系好的,姻亲的就是再随上个十几二文的。就是村子里会派个全福人家的阿么,婶子送两个红鸡蛋给新婚的人。这白事啊,也就是一样的,其他的,孩子出生了也是要给村子里的人送红鸡蛋的。这你以后啊也是要用到的。这孩子的洗三啊,满月啊,周岁啊,就看自个心意。对了哪家夫郎媳妇要是生了孩子上门看望的时候带上只鸡,带上点鸡蛋也是好的。我想想其他的还有什么,也没什么忌讳的,毕竟在村子里,都是庄户人家,也没那么多忌讳。”陈阿么说。

    “多谢陈家阿么,我知道了,看来还是不一样的呢。”张显言道。

    “以后啊,有什么事就来阿么家问我啊,我家啊,就在前面左拐的第一家就是了。阿么我啊也不坐了,红鸡蛋也送来了,还得去给地里浇菜水,这天啊太热了,不浇水菜都焉了。你坐着。”

    “阿么,等等。”说着张显言去把屋里打包了一包瓜子,一包糖果,一包果干,然后递给送鸡蛋的陈阿么。

    “阿么,这点瓜子糖果,您就带回去给自家的孩子们尝尝鲜,多的什么也没有,就只有这点东西了,多谢阿么今日告知了那么多的事情。”张显言道谢到。

    陈家阿么被张显言的笑给晃花了眼,直到走到村子里才被同村人打招呼给弄回过神来。

    “他家陈阿么,你这是去了家和家吧?”

    “是的,去给家和家的夫郞送去红鸡蛋呢,这不,家和夫郎给了三包点心。还招呼喝了茶水,那茶水还是那种小杯子,你们说说我们这样的喝水都用大碗,那家和夫郎给了那么一个杯子,我都不好意思喝茶水。”陈阿么道。

    “哈哈哈,可不是嘛,这县城里的哥儿就是不一样呢。”

    “你们别说,这家和夫郎啊,规矩样样都是好的,坐着的时候是端端正正的,看着比镇上那些富人家的夫郎还好些,说话也是让人心生好感,温温和和,这肚子里有墨水的哥儿就是不一样。你们说说,他问我们村里有什么习俗,他怕冲撞了,还用的劳烦了。你说不就一句话的事吗?还劳烦,这大户人家的哥儿就是识大体,规矩好。站有站样,坐有坐样,不像咱们东倒西歪的。唉。”陈阿么说着。

    期间,一群夫郞媳妇们又聊了许多东西,这陈家的夫郎才提着东西回了家。

    等到陈阿么一走啊,就有那传说中的大喇叭,在那里讲闲话。当然了说得最多的是谢春家的夫郎,谢春家的夫郎原姓金,是隔壁村杨家村子里金童生家的幼哥儿,平时没少拿捏腔调。俗称白莲花。别人都说他好。

    可是这一次,村子里竟然有比他还要白莲花,(反正谢春的夫郎这样想的。)所以他看不惯了。

    “谁知道是不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嫁过来的,谁不知道一个多月前还没听说这谢老三家的谢家和定亲,这才一个多月就结婚了,肯定有什么猫腻的。”

    “你这么一说,还真的是,家和家的夫郎额头印记还是白色的,谁家会娶这样的哥儿啊。你们说是吧?”另一个和谢春家的走的比较近的说道。

    “可不就是,这大户人家里的歪歪道道多了去了,你们说说,那个新夫郞家里父亲是举人老爷,叔叔是京官,长兄长嫂是一城县令,还有其兄是军中的小头领,你们说说要不是有什么猫腻怎么会嫁到我们这样的大山里来?”

    众人一听谢春家的这么一说,确实如此,谁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嫁到这里来。肯定是和人私奔被抓住了,或者是不洁之人了才会往他们乡下嫁个农夫。

    虽说谢家和在镇上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