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然就变成了小接生员。

    十三岁的小丫头双眼放光地看着城里头来的余大夫,觉得有祖传手艺的人到底不一样。

    宝宝的脚掉下来了,她居然能送回头,既没有用针戳也没有拿刀砍。

    小接生员有些羞愧,她还是学过新法接生的人呢,居然眼睁睁地看着胡奶奶说砍掉宝宝的脚还不知道开口反对。

    余秋被这姑娘看得芒刺在背,赶紧强调“好好擦洗,尽量减少感染发生的可能。”

    其实这是句空话,宝宝的小脚都掉下来了,再塞回头的话怎么可能不感染。

    余秋头痛地看着小接生员急救箱里头的全部家当,抗生素的数量少的可怜,种类也少,只有青霉素、链霉素跟土霉素,什么头孢之类的统统想都不要想。

    链霉素与土霉素都是孕妇跟哺乳期妇女禁用药品,看来只能用青霉素了。

    小接生员得令,赶紧勤勤恳恳地擦洗起桂枝的腿脚跟上肢。

    一盆水很快变黑,在没有任何肥皂的情况下都能洗成这样,可见这大肚子的身体该积攒了多少陈年老垢。

    涉及到孩子,几乎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有惊人的忍耐力,包括忍受眼下这令人闻风丧胆的剧痛。

    余秋看了眼产包,突然间反应过来“产钳呢把产钳包也准备好。”

    宝宝都是头大身子小,到时候身体出来了,头卡在洞口,那麻烦可大了。

    拿产钳夹住宝宝的脑袋带一把,是在眼下不能开刀环境下迫不得已的最佳选择。

    小接生员满脸茫然“啥钳子”

    余秋心里头咯噔一下,心中草泥马呼啸奔腾。

    她的导师良心就不会痛吗当初她在产房学接生的时候,动不动就讨骂。

    年近花甲的老太太中气十足,一口一个当年村里的接生员胎头吸引器跟产钳用的有多溜。结果医学发展四十年,现在的博士除了抄着手在边上看大肚子自己生之外,就只会拉人上手术台剖腹产了。

    可怜她年幼无知,吓得瑟瑟发抖,愣是连下班都不敢回宿舍,二十四小时泡在产房。

    碰上有情况不好生的大肚子,即便三更半夜她都会从值班室爬起来,抢着上台学接生。

    跟她有些暧昧小萌芽的小哥哥们就是这样变成纯友谊的。谁能受得了永远约不到人啊。

    呵呵,整个科室四十岁以下的医生,哪个也没她产钳用的溜。

    现在导师倒是送副产钳到她面前来啊。

    星期天一大早,其他知青从公社跟各个大队赶回他们最初的据点时,刚好目睹洗衣机下水实验。

    近几日余秋跟宝珍都没接生,自然没有用过的布巾可以试验洗涤效果。

    不过这不是事,因为七位男知青每人都带了一包脏衣服过来。

    这个礼拜,郝建国跟着公社刘主任下各个大队采访水灾后恢复工作,充当了喇叭的角色。

    所有知青都晓得胡杨正在造洗衣机的事,男孩子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可以偷懒不洗衣服的借口。

    要不是大家下乡带的衣裳都不多,而且天热必须得每天洗澡换衣裤,估计他们整个礼拜都能不洗衣服。

    男孩子们拿出衣服的时候,围在边上的女知青齐齐脑袋往后面倾,饶是这样,还照样差点儿被熏倒在地。

    陈媛捏着鼻子跺脚“你们可真行也不怕招蚊子。”

    余秋摇头“我觉得蚊子都会被熏晕。”

    郝建国笑嘻嘻的“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走,兄弟姐妹们,跟我一块儿挖水渠去。”

    这些天连着下过好几场雨,虽然都是夜里下白天出太阳,但土壤还是松软的,挖起水渠来倒不是特别吃力。

    可惜他们挖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被迫收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