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士得拍出,名字就叫“因为音乐”。

    ……

    林海装了一手好逼,场面愈发热烈起来。

    后续的提问者仿佛忘掉了之前遭受的折磨,言语中多有溢美。人就是这种奇怪的东西,越是不懂,越会故作高深。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可见这些人的脑洞都很大。

    听了他们那些驴唇不对马嘴的过度解读,林海的厚脸皮都有点招架不住,不过看看武田真治铁青的脸,这群捧臭脚的家伙还是挺可爱嘛!

    武田真治快气疯了。

    他本以为林海会出丑,没想到风向说变就变,出丑变成了出风头。

    那原本都该是他的!

    ……

    “时间差不多了,最后一个提问机会,还有谁有问题要问?”

    主持人说着,无意间发现了坐在观众席中的陈楷歌,他揉了揉眼睛,确定没有看错,立即兴奋起来。

    主持人快步来到陈楷歌身旁,问道:“陈楷歌导演,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主持人的话引起一阵骚动,观众们这才发现,身为评审组成员的陈楷歌居然也在现场。

    记者们就更兴奋了,纷纷将镜头对准陈楷歌。

    陈楷歌看这架势,知道自己如果不说点什么,恐怕别想离开。

    他接过话筒,向着台上的林海点了点头,说道:“你会说汉语吗?”

    陈楷歌的英语是很好的,但他这句话用的是汉语。

    刚才从林海嘴里听到字正腔圆的成语,陈楷歌就笃定对方会说汉语,甚至怀疑对方就是中国人,但是不能直接问,万一搞错了会引起误会。

    林海猜到了他的想法,用汉语说道:“陈导您好,我叫林海,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哦?”

    陈楷歌有点意外,他还以为林海是在国外出身的华侨,没想到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陈楷歌高兴之余,又问:“大陆人?”

    林海开玩笑道:“我嘴里应该没有港台腔吧?”

    “哈哈哈,”陈楷歌笑了起来,说道:“真是没想到,居然能在戛纳的舞台上见到老乡。你今年十六岁?”

    “嗯。”

    “十六岁,那就是刚上高中了。”陈楷歌又问:“你的父母是搞音乐的?”

    “不是。”

    “那剧组为什么找你配乐?”

    陈楷歌愈发疑惑,如果林海的父母不是音乐人,他又是怎么获得这个机会的?

    “陈导觉得我配的很烂?”林海反问道。

    “不,我觉得很棒。”陈楷歌说道:“我不是很懂音乐,按照我的理解,你是为了体现社会与人的矛盾冲突,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或许还带着些自我审视?”

    林海连连点头。

    “很棒的思路,”陈楷歌说到这里,话锋一转:“但是,是不是可以选择更平和的方式?”

    这还叫不懂音乐?不仅听懂了配乐意图,还提出了另一种配乐思路,如果这都叫不懂音乐,职业音乐人干脆改行算了。

    不得不说,放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导演都是很牛逼的。

    中国导演的多才多艺是出了名的,很多中国导演都具备深厚的综合能力,摄影编剧美术音乐场景搭建动作设计,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这种综合能力,在产业细分的西方,只有少数大师才具备。

    另外,和槽点满满的中国乐坛相比,中国电影人同样是值得尊敬的。

    可能有人会说,以陈、张等大导演为首的中国顶级导演,同样炮制出很多烂片,但是前面说过,这是中国电影的必经之路,是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结果。

    说句不好听的,至少他们证明了有些路是行不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