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岛晓美心中真的毫无存在感。

    ……

    到了酒店,林海这才知道剧组为什么放着日本国内作曲家不请,而是请泽维尔这个外国人。

    这是一部日法合拍电影。

    泽维尔找来日方制作人,将打算告诉对方,对方虽然一脸不情愿,但还是勉强答应下来。几个人一起来到泽维尔的房间,制作人和大岛晓美谈薪酬,其他人则用泽维尔的笔记本电脑看起了电影。

    说起来,不管是数字电影还是dvd技术,目前都还算新兴事物,在电脑上看电影——哪怕是经过压缩的——也绝对称得上新鲜。

    林海觉得猜到了这部电影的拍摄意图,恐怕正是和数字电影有关。

    是的,虽然dvd的标准是东芝和索尼搞出来的,但是数字电影技术则主要由美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推动。

    这样来看,这部名叫《东京之眼》(tokyo-eyes)的电影,实验意义更大些。

    ……

    如果只听片名,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联想到摩天轮。

    实际上《东京之眼》和摩天轮没半毛钱关系,这就是一部讲述“眼睛”的电影。

    故事是这样的——

    在东京街头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四眼狂徒”,他利用手枪对社会败类施以私刑,但是每次都不能命中(刻意为之)。他行踪神秘,令警方束手无策,直到“四眼”遇上少女日奈,爱情令“四眼”人间蒸发,回复原貌“k”……

    “说起来你的名字也是k,如果早遇到你,选角导演就不用那么发愁了。”

    泽维尔颇为惋惜的说。

    在他看来,林海的形象气质甚至年龄都很适合这部片子,最重要的是懂法语,和导演交流起来不存在障碍,这是作为男主演的武田真治所不具备的。

    至于林海有没有演技,泽维尔直接忽略了。

    到了一定层次,艺术是触类旁通的,构建音乐意向,本就需要极佳的画面感。

    不过拍都拍完了,说这些也没用。

    ……

    林海按下暂停键,问泽维尔:“你打算怎么改?”

    他没看过这部片子,对剧情一无所知,但是通过音乐语言,大致能猜到是怎样的风格——荒诞中透着审视、尖锐但不激烈的矛盾冲突,以及淡淡的悲剧色彩。

    不用说,实验性文艺片没跑了。

    看来不是日本人抱法国大腿,而是法国人抱日本大腿——

    大部分导演一生中都免不了要拍些实验作品,毕竟电影技术一直在发展,只靠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和国内那些傻实在的导演们不同,法国人显然打得好算牌,用日本人的钱玩票,成与不成都没损失。

    也难怪日方制作人一脸苦相,估计被法国人折腾的够呛。

    “我想给原本的配乐加一层底噪……”

    泽维尔正要说修改思路,那边的大岛晓美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只有三天时间?!”

    林海不解的看过去,只在制作人正在大倒苦水。

    原来这部电影已经确定参加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然而电影节三天后就要开幕,虽说电影不参加竞赛环节,但是……制作人就差没说“这是在瞎胡闹”了。

    泽维尔争辩道:“只是增加一些元素,不需要三天时间,最多两天,不,一天就够了!”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创作灵感,才不管日本人为不为难,就算是导演里莫森来了,怕也说服不了他。

    “现在的问题是,你确定能在一天内完成?”制作人问泽维尔。

    “你觉得呢?”泽维尔将问题丢给林海。

    林海想了想,说道:“只是进行调整,不做大的改动的话,应该来得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