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施达摸着下巴想了想,笑了,“都过去了,说这些还有啥意思。”

    韩彬正色道,“对你或许没有意义,但是对林秋云却很重要。”

    施达叹道,“您别误会,我不是那个意思,而是那家公司已经破产了。”

    “即便那家公司破产了,也无法排除作案的嫌疑。”韩彬道。

    “您说的对,是我想窄了。”施达回忆了片刻,说道,“我记得应该是安荣食品公司,这家公司跟我们公司竞争的最激烈。”

    “那么多的食品公司,为什么你们两家公司竞争的最激烈?”

    施达解释道,“多方面的原因吧,首先名字差不多,都有一个安字。在我看来这就有品牌碰瓷的嫌疑,取个差不多的名,让人无形中拉近两家公司的距离。”

    “就跟卖黄金和钻戒一样,名字里要么是周、要么是生,给人一种品牌档次差不多的错觉。”

    “这个安荣公司也一样,无论是产量、还是知名度都不如我们公司,我觉得,他就是想搭上我们公司的知名度,挤占我们公司的市场。”

    包星觉得有些好笑,“就因为名字里都有一个安字?你们就看彼此不顺眼?”

    “当然不是了,我们是生意人,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施达继续说道,“这个安荣食品公司跟我们公司的产品差不多,我们卖火腿,他也卖火腿。我们卖香肠,他也卖香肠。还有烧鸡等等,我们有的商品,他都有。”

    “潜在客户就那么多,这很容易就形成了恶意竞争。你降价,我也降价,还要不要利润。”

    “再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这个安荣食品公司也在琴岛,跟我们公司离得不远。别说销售渠道和客户跟我们公司有重合,就连进货渠道也一样。”

    “有一次,明明是我们先定的货,结果被他们公司先运走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气的,最可气的是两家公司竞争成了卖方市场,原材料也涨价了,利润进一步的压缩,你说气人不气人。”

    韩彬总结道,“也就是说,你们公司和安荣食品公司各方面都存在竞争。”

    “对呀,那没办法了,利润再压缩,两家公司都别想赚钱。只能先打了,价格战、宣传战、心理战、挖人战。总之,一家公司打垮另一家公司,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施达说到这,露出一抹自豪的神色,

    “我们公司经历了很多,甚至一度到了破产边缘,但终究还是活下来了。”

    施达的这番话,让韩彬意识到了食品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谁也不敢保证,在威胁到自身利益,面临公司破产的情况下会不会狗急跳墙。

    “安荣公司的负责人是谁,你还记得吗?”韩彬追问。

    “记得,一辈子我也忘不了,他叫杨建安,个不高,大眼睛,面相挺凶,以前我们在展会上经常见面。”施达说道。

    “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没有。”

    “知道他在哪吗?”

    施达笑了笑,“我听说,这老小子跑到东南亚去了。”

    韩彬皱眉道,“旅游?”

    施达摇了摇头,“跑路了。”

    “好几年前,我记得这老头就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公司挣了钱去北美养老,公司破产了就去东南亚潇洒,早就想好退路了。不过,他的那些债主都被坑苦了。”

    韩彬记下了安荣公司和杨建安,虽然对方已经跑路了,但是该查的还是要查。

    韩彬继续下一个问题,“林秋云在公司的时候,跟谁的关系比较好。”

    施达答道,“这我也不清楚,没怎么关注过。”

    韩彬又问了几个问题,不过没有问出什么有价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