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回火灾以来,陈姨娘对曾栖身过的山庙一直念念不忘,时常派人去送香油钱,这回她想着马上就要入冬,天气严寒,便备了棉衣木炭等物,欲亲自上山答谢收留过她们母女的僧侣。
因那座山庙的香火日益旺盛,为了避免人多拥挤,陈姨娘特意催小圆起了个大早,母女二人梳洗完毕,叫人备了暖轿出门。
不料,轿子刚行至大门口就停了下来,陈姨娘隔着轿帘问阿苏何事,阿苏答道:“姨娘,咱们家台阶上被人搁了个孩子!”
陈姨娘稍稍掀了帘子一看,原来是个襁褓中的婴儿,看样子出生还不满一月,小嘴冻得乌青,她忙命一个婆子抱起来,吩咐道:“定是穷人家生子不举,赶紧把他抱进去暖暖,喂些米汤,再送到官府办的慈幼局去。”
小圆见那孩子身上的襁褓很是华丽,不像是一般人家用得起的,她很想开口问一问,无奈自己坐在后头一乘轿子上――大家闺秀如何能大声讲话?她只得将疑惑一路留到了山庙。
她们来的早,庙中并无其他香客,陈姨娘满意地点了点头,带了小圆先去上香,却发现佛堂中仅有一位知客僧,其他僧人都不知去向,她不禁询问道:“小师傅,敢问庙中其他人何在?”知客僧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答道:“施主有所不知,火灾后慈幼局人满为患,满街的弃婴只得送到庙中来,我们寺院的其他人都在后头院里照料孩子呢。”
小圆想起自家门口的那个孩子,心中咯噔一下,对陈姨娘说:“姨娘,咱们早上遇见的孩子,慈幼局一多半是不会收的了,我看他身上襁褓很是华丽,想必家中并不贫穷,不如咱们派人寻了他的父母,还给他们送回去罢?”
陈姨娘携了她往抽签处走,道:“傻孩子,人家洗儿不光是因着家贫,富贵人家弃起孩子来更厉害呢――那些兄长已大的人家,不想多个兄弟来分家产;那些生了女儿的人家,则不愿多备一份嫁妆。”
小圆想起自己的身世,比这些可怜的孩子好不了多少,她怜惜满溢,摇起签来也心不在焉,“这些孩子慈幼局不收,他们老待在寺庙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姨娘,不如咱们待会去瞧瞧,看能不能帮上忙?”
解签的老和尚听了她的话,亲自上前来替她捡起摇出的签,道:“这位施主菩萨心肠,难怪抽了支上上签!”
小圆虽不信这个,但抽中上上签谁人不喜,当即随老和尚走到桌前去听详解。
陈姨娘也笑容满面,道:“帮帮这些孩子也是积德,咱们就去看看,捐些衣物粮米罢。”
随后陈姨娘也摇出一支上好的签,她愈发欢喜起来,马上带了小圆到后头她们住过的小院看孩子。
她们还未进院子就听到孩子的哭声,陈姨娘是做母亲的人,最是听不得孩子哭,赶紧快走了几步,进门就抱起一个来哄。
小圆到各间屋子转了转,只见每张床上都睡了好几个孩子,总共算起来怕是有十来个之多。
她见陈姨娘抱着孩子轻轻拍哄,全然是爱不释手的模样,便道:“姨娘,这些孩子着实可怜,不如我们办个私人的慈幼堂呀?”
陈姨娘拍孩子的动作慢了下来,为难道:“四娘,私人办慈幼堂的也不是没有,但我们家的钱,还要留着与你置嫁妆呢;再说我们的钱也不够――孩子可不是小猫小狗,像官府办的慈幼局,不但要教会他们一门谋生的本领,还要负责他们成人后的嫁娶呢。”
小圆细细想来,觉得陈姨娘讲得很是有理,便道:“是我思虑不周了,容我再想想。”
陈姨娘许了山庙一车小冬衣,两车大米及木炭,小圆又加上几大桶羊奶,二人回家把成衣店里的小儿衣裳几乎全买了来,使人给庙里送了去。
早上被人丢在门口的孩子果然又被人抱了回来,正巧有个下人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