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天空,零零散散的飘着几朵稀疏的白云,白云懒懒散散的似富贵人家圈养的金鱼,此时正在空中无精打采的飘荡着,天之低,仿佛似只要站起身,抬手用力一捞,就能把这几朵懒散的云彩抓到手里。
在天边更远处,一朵比较厚重云彩下,一轮红日正许许下降,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轮红日渐渐的没入了蔚蓝峰峦,给略显厚重的云彩镶上了一圈金边。
而远处巍峨山峦,在夕阳映照下,仿佛涂上了一层金黄色外衣,显得格外美丽又神秘。
在这片巍峨山峰下,正有一座三面环山的小山村,村子的名字便叫三山村。
该村地理环境十分特殊,位于洪莽山脉三坐环山角下,东南和西方全都是高耸云烟的山峰,只有一个方向能通往外界,三山村的名字据老一辈人讲,上古以来就一直沿用至今。
三山村位于洪莽山脉外围,四周高峰大壑,深涧水泽,茫茫群山个个巍峨如峰,古木参天连绵不知多少亿里,白云更是缭绕在其山脉腰间,就如同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之感。
三山村从西到北也就只有近三百多户人家,人口七百余人,村内的人均为白姓,这么些年来,从无一户外姓之人,三山村并不接受外来落户,有外来落户者,在经过族老们的充许后,也要改属白姓,否则必会被驱逐出去。
该村落里主要以山林打猎为主农业为辅,与当地的其它部族村落比起来略有区别。
由于该地区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多洪荒猛兽及蛇虫精怪,时常有野兽精怪下山偷吃一些经过驯养的家禽,所以该地区人经常好勇斗狠,多以体能技艺为主。
因其是单一的姓氏村族,在对外争夺中更显的十分团结,附近的村落敢惹三山村的几近没有,所以外人称其白氏或者白山氏。
该村东南西三面皆是环山而立,村里便按其方向给各山起名;东峰山,西峰山和南峰山,其中西面山峰最高,蛮虫野兽精怪之类的也比其他两座山更为凶猛。
北面是该村通往三山村外的唯一出路,路的两旁在很早以前,是由游历经过的教书先生教导开垦的大大小小的良田,与未来增加人口即将开垦的小丘陵。
村外的路不似村里的路好,村族的路是由老一辈,从山上把石头搬下后铺成,近村处还好些,由一些砾石组成,而远处的道路,却是各种坑洼不平,风一吹沙土飞扬十分难行。
在晴天还好走,一到雨天泥泞不堪,人们走路要么穿着草鞋兽皮鞋出门,要么骑着兽牛出门,拖泥带水十分不便。
而村的北边有一条长方形不大不小的水池,水池平常用于孩子游水,浇灌良田,水池的水是由山上流下汇入大江河海的山水。
三山村的祖祖辈辈挑水艰难,便从山里开凿出来这和一条山水渠道,山水在渐渐流入进后,可以用作洗衣挑食之用,而因水池里的水是活水,到村口后水流浙浙流速平稳,所以水池呈现碧绿色,风一吹波光粼粼,似一池柳绿风裁影。
在水池的两边散立着几株老柳树,在炎热烦闷的天气里在柳树下小睡上那么一会,醒来后全身的身子骨仿佛都会感觉到惬意。
在村口与水池的相对面,有座山神庙宇,山神庙以山上普通的石头搭建而成,庙中供奉着“山神爷爷”和“山神娘娘”。
自从洪莽山脉山脚下有了三山村以来,至今为至三山村也只建有一座庙宇。
三山村并不像别的村落一样有的会建好几座庙宇供奉信仰,三山村一直认为他们是大山的子民,大山会守护他们,赐于他们丰富的食物,轻凉的山水,所以三山村世世代代供奉“山神爷爷”和“山神娘娘”。
当前天色太阳已经开始了下落,炎热夏季也开始渐渐不那么燥热,徐徐的微风吹过带来一丝丝清凉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