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学生们一个了然的眼神,有人轻微地叹了口气,有人发出“哦”了一声。
段嫣然举起手,率先发出质疑,“老师,从‘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字面意思,大概说明,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在第五回,已经通过这样的字句,暗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悲剧结局……”
“然而,这和这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有什么关系?语文考试他会这么考吗?还是说,你故意卖弄,瞎掰这样的问题?”
提问很是犀利,丝毫不给张学仕回旋的余地,如果张学仕不能很好地解答段嫣然的质问,意味着张学仕所有的铺垫,将会不攻自破。
势必导致的结果是高二13班全班学生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让张学仕的颜面扫地,脸皮贴在地上摩擦。
张学仕还没有回答,就已经有学生立即附和,“对,老师,你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故意忽悠我们吧?”
“我们读书少,你可别骗我们。”
“老师,你不会回答不了女神段嫣然的质问吧?”
“老师,我给你个建议哈,别垂死挣扎了,趁早放弃高二13班,你好,我好,大家好,对吧?”
“……”
面对这个班,哪怕是弹丸投递进来,都能激起千层浪,万重涟漪。
只要有人敢率先质问老师,其他人立即将更尖锐的问题,群起而攻之。
如果不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或者对自己教学有自信的,被学生一个接一个看上去纯粹无理取闹的问题,必然是哑口无言。
其结果呢?
丢盔弃甲,被这群学生弄得是仓惶而逃。
当所有的学生都以为张学仕被逼问住了,暗自窃喜之时,孰料张学仕诡秘一笑,那笑容让人心里发毛。
或者说,他像是正从金銮殿外,阔步走来的帝王,一步步登上龙椅宝座。
君临天下,威震八方。
“嫣然的问题,问得极好,的确,关于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结局是否在一起,与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联系并不大……”
张学仕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一双毫无惧色的眼睛,锐利无比,扫视了一圈教室里的学生。
当眼神交汇的时候,学生们心神一慑,好强大的气场。
为什么他丝毫都没有被震慑住?
这是学生们的困惑!
不科学啊!
以前那些老师,要是被学生接二连三地质问,早就急红眼了,跺脚跳了起来。
有的怒骂一声:“我教不了你们这帮兔崽子了。”说完,摔门而去。
有的直接被问得答不上来,傻眼了,不知所措,支支吾吾半天,成为了学生们嘲笑愚弄的玩物,他们乐在其中,像是看耍猴似的。
可是,张学仕的表现,不属于他们所见识过的任何一种。
而且从他的神态表情看来,自信满满,胸有成竹,那种强大气场似乎在告诉学生们,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两军对垒,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你强我就弱,你弱我就强。
他们都在翘首以待,张学仕接下来的词,一定是话锋一转的“但是”。
不经意间,他们的思路也被张学仕的话带走了,本来是敌对的,可这样一番交锋之后,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力,都集中到了张学仕的课堂上。
或者,确切地说,隐约之间,他们已经被张学仕的课堂吸引了。
怎么回事?
这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轰走张学仕,让高二13班始终保持着“三不管”状态,他们才可以为所欲为。
可是,几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