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纪年》的出现可以说是震撼了史学界,其争议一直延续到今天。”

    “《竹书纪年》里有这样一句话,‘楚借晋道,得徐地,则两夷汇之。’”慕风直接开口说道。

    但楚天逸完全听不懂,“这话什么意思?”

    慕风笑了笑,“不只是你,所有史学家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不解其意。直到当年长白山徐国古墓的发现,那些历史学者终于明白了这句话,指的其实就是徐国!你看啊,”慕风饶有兴致的一边用手指都蘸着酒,一边在桌子上画着,“当年徐国所在的位置是这样的,它在楚国和吴国之间,而楚国北侧又和晋国接壤。按照《竹书纪年》所说‘楚借晋道’,你想想楚为什么要向晋借道?”

    “也许是为了战争?”楚天逸猜测道。

    “这不太可能,”慕风摇头,“如果是为了战争,由于楚国和秦国、吴国、越国是直接接壤,就算是和齐国,也是离的很近,几乎也可以算作是接壤,那么它借道晋国,只能是为了晋国东北方的燕国。跳过晋国和齐国两大劲敌去打燕国,除非楚王疯了。所以,”慕风敲了敲桌子,“你看第二句:‘得徐地’,为什么得徐地呢?所以你就明白了第一句为什么说‘楚借晋道’,它的这条道是为了徐国借的,而楚国得到的好处就是得到了徐国的大部分土地。徐地给了楚国,那么徐国去哪呢?”

    楚天逸觉得自己些跟不上慕风的思路,但还是稀里糊涂的推测了一下:“这晋国左有秦国,右有齐国,所以我猜这徐国是借道北上了,所以说他们是来到了长白山。可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就在第三句,”慕风转头跟老板又要了一瓶啤酒,“‘则两夷汇之’中的两夷其实指的就是东夷和淮夷。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炎黄部落和东夷各部发生了大战,东夷落败后其中一支北上前往吉林辽东以及朝鲜半岛,而另一只则与炎黄部落融合,成为后来的淮夷,也就是徐国的前身。《竹书纪年》里说的‘则两夷汇之’就是指的徐国北上和当年的东夷汇合在了一起,虽然不知道其中深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但事实就是当初徐国的徐氏族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长白山。”

    听完了慕风一大通的讲解,楚天逸一时间有些难以消化,他用力的揉了揉自己的头,“风哥,我现在头疼!”

    慕风笑了笑,随即正色说道,“我觉得这徐国恐怕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楚天逸强睁了睁眼睛,过了最初的好奇心,他现在有一种想趴在桌子睡觉的冲动,一如当年上学的时候。他强打精神,说道,“我还是不太明白啊,齐家的目的不是密匣吗?这件事和这阴符有什么关系?和这徐国又有什么关系?”

    慕风没有说话,他再次拿出了手机,按了几下然后递给楚天逸。

    楚天逸瞟了一眼,见慕风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的还是一张照片,楚天逸本能的产生了一种排斥心理,“风哥,我就不看了,这又是什么?你就直接说吧,我现在脑子有点乱!”

    “你看一眼!”慕风把手机强塞在了楚天逸的手里。“你仔细看看就明白了。”

    楚天逸没精打采的接过手机,手机屏幕上的照片他并不陌生。照片上的内容就是齐家发布悬赏的那天,发给在场的所有人的密匣手绘图。

    看了一会儿,除了密匣本身比较就奇怪之外,楚天逸并没有看出什么奇怪的门道,“这是龙纹密匣的手绘图,怎么了?”

    “你再仔细看看,”慕风说道,“这张密匣的手绘图可以说是画的相当细致。这齐家的先祖齐布琛,确实不是一般人。”

    听慕风这么一说,楚天逸开始留意密匣上的细节,他一遍一遍的看着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花纹。

    突然,在密匣偏下方的位置,在两片云纹中间,刻着几个字符。而就是这几个字符,让楚天逸倒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