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聚精会神的听着,一开始他还认为王业泰计策很好,但随着梁廷栋的话,崇祯神色黯然下来,原来,原来王业泰这厮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就在这时,王业泰说了一句活人不能让尿憋死,让刚刚喝了一口茶的崇祯差点喷了出来,不由得怒视着王业泰。
孙承宗则没注意崇祯,而是全神贯注的看着王业泰:“世子不妨说说有什么办法解决援军粮食补给问题?”
在大明,客军调动时粮食补给一直是个难题,按照大明规定,客军粮饷要有沿途地方官府供给,而沿途地方官府自然不情愿接这个大负担,因为客军消耗的粮饷根本没地方去报账。所以常常出现客军不远千里受调前来,一路上却接连被地方官府拒之门外,无奈只能靠劫掠百姓抢夺粮食糊口。
就在一个月前,山海关的赵率教接到后金八旗兵警报,率领四千精锐赶往三屯营,十一月初一到达遵化城东北的三屯营,但守三屯营的将领总兵朱国彦不让他进城修整。无奈,赵率教只能领兵前往遵化,十一月初四到达遵化,却被阿济格等人围杀。
赵率教四千士兵都是精锐边军,之所以轻易被八旗兵围杀,正是因为兵困粮缺得不到休整的缘故,而朱国彦为什么不肯让赵率教入城休整?还不是不愿承担赵率教四千士兵的所需的粮食!而结果便是赵率教被围杀,朱国彦的三屯营也接着被八旗兵攻破,全部官兵百姓遇难。
而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就是朝廷制度缺陷无法解决援军一路所需粮饷问题导致,而因粮饷问题得不到解决生出的军队哗变也不在少数。而若是王业泰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对明军的将来意义将会很大。
王业泰道:“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由朝廷派遣钦差特使前往客军援兵途径之地,监督援军粮食补给问题,勒令地方官府必须按时足量补充客军。
和后金八旗兵的作战关系着大明的生死存亡,各地官府理应齐心竭力为朝廷效命,岂能为了自己一己私利拒客兵于城外克扣客军粮饷?
钦差特使可以事先言明,补给不利的地方官员一律撤职查办直至抄家杀头,而不论有任何理由!”
梁廷栋忍不住道:“若是地方官府确实有困难呢?”
王业泰冷冷道:“困难,谁没有困难?朝廷危难之时需要全国上下和衷共济,这种只顾小家不顾朝廷大局的官员留着干什么?留着也是祸害!”
“大善!”孙承宗鼓掌赞道:“世子所言正是!临战之时一切都将以朝廷大局为重,地方官府自己的小利理应放在一边。蓟州没粮,可下令客军沿途地方官府多多补充粮食,由客军携带前往蓟州,只要咱们详细规划各省客军行军路线并小心筹划,派出特使往各地监督,必然能够使得客军补给足够粮食。等到攻下遵化之后可由大同宣府通州往遵化运粮,如此堵住建奴退路不成问题!陛下,王业泰之策可行!”
见孙承宗竟同意了王业泰的计策,兵部尚书梁廷栋有些急了:“孙督师,可这样的话所有援兵都前往遵化,北京城怎么办?京畿一带各府县怎么办?”
孙承宗叹了口气:“咱们现在野战力量薄弱,根本无力援救各府县,只能令他们闭城自守了。至于北京,有城中数万京营,有百万百姓,建奴想打下来简直痴心妄想!”
计策是不错,可这样等于是把北京城把皇帝置于危险之中,梁成栋叹息一声,知道若是消息传扬出去,还不知道朝堂上会如何的群情愤涌!
见王业泰说的头头是道,连孙承宗都被说服,虽然有些担心北京城,崇祯还是同意了王业泰的计策。
然后君臣们开始讨论具体的实施办法,以及前往各地官府担当钦差特使的人选,王业泰又提出意见要限制钦差特使权限,除了督粮不许插手其他事务,而若是地方官府负担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