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来只是说祭祀的事,一扯就扯这么远,太沉重了。

    华摇摇头,说道:“我们还是说说祭祀的事吧。现在没有猪头,我们就还是拿鱼来祭祀吧,再加一些豆子,应该可以了。”

    于是,又是一次祭祀,鱼、豆,祭祀结束后,接着去码砖头。

    山的瓦匠活已经干的是贼溜了,至少华觉得山比自己干的好,其实石他们干的也很棒。华大多数时间就坐在一边发呆,毕竟建筑真的是体力活。

    还是琢磨琢磨怎么做陶器吧,毕竟砖头这种质量的陶器还是不行的。于是,华就不再管工地上的事情了,专心致志的研究制陶。制陶说来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用黏土做成器具,等干了之后,放进窑里烧就好了,跟烧砖差不了多少,就是需要的温度要高一些罢了。

    之前用柴火烧木炭,木炭烧起来温度就比柴火要高,所以在砖窑的质量不怎么样的情况下,是需要用木炭来调节温度的。多次烧窑,大家已经有了经验了,到什么时候放木炭,什么时候放木柴已经控制的比较好了。

    但是华觉得砖窑还是有改进空间的,现在又有了砖头,用砖头建造一个砖窑应该是更好的,毕竟小时候看到的砖窑还都是砖头材质的。于是华开始设计新的砖窑,这次的窑是分上下两层的,在经过实践之后,发现确实好用,可以完全不用木炭了,只要木柴就可以提供足够的温度。

    烧陶的话就不需要烧砖头那么大的窑了,可以做一个稍微小点的窑。烧陶需要比烧砖更高的温度,目前可以使用木炭,还好之前为了烧砖,准备了大量的木炭,后来烧砖的技术上去了,木炭是省下来不少,可以使用。

    制作陶器所需要的陶土跟烧砖头用的黄泥还是不同的,这个比较专业了,华是不懂的,但是也没关系的,不就是黏土么,那种红土就很黏。

    华挖来红土,碾碎了,挑出小石子,加上水,使劲和,就像做馒头一样。然后就开始做,首先先做个碗试试。说起来很简单,可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了,碗肯定是比较薄的,但是华做出来的跟水缸一样厚实,一做薄了就趴了。

    华一气之下就给摔烂了,叹口气又接着重新做。石过来搬砖的时候看到华做陶器,于是石也过来做,石的天赋似乎比华要强一些,做出来的陶碗的坯子比华要薄一些,但是也强不到哪去。

    华坐在地上皱着眉头,这东西似乎在哪里看到过的,好像是一个传统文化宣传片里。又想了一会,好像是在一个圆盘子上转的。

    对了,华确实想起来了。没错,就是一个不大的转盘。

    做个转盘应该没什么难度,但是华也没学过什么机械知识,于是就按照脑子里的自行车的样子做两个简单的轮子,中间用麻绳当传动皮带。经过多次试验,这个转盘终于可以使用了。

    华叫了一个小孩来摇轮子,自己把红黏土放在盘子上转。结果浑身甩的都是泥浆,没办法,再暂停下来,转盘的旁边加了一圈遮挡的。终于,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华做出了勉强可以的陶琬坯子。做好之后,从转盘上拿下来又费了好大的事。华接着又做了好些不同的陶器,像是盘子碟子之类的。做完之后,放在一边通风晾干,最后放进窑里烧。

    木炭的火力还是足够的,第一窑陶器烧好了,看起来质量比壮买的那些东西要精美的多了,至少碗、盘子之类的都是相当圆的。

    石在看到华制作的转盘之后,也制作了转盘,果然,第二代产品比第一代产品就是要好用些。石也制作了不少的陶器,在晾干之后,也烧出了精美的陶碗。

    锅碗瓢勺,一整套厨房用具全都做出来了,还有陶的刀子,只是很遗憾,这东西可没什么用,一点都不结实,没两下就完蛋了。

    依照大家的心愿,又一次举行了祭祀,这回主要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