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征讨袁术。而下游的东吴,出兵相对也方便,沿清河一路往上就是。虽然他们没孙权有周瑜,这周瑜更应该精明过人,但这事情是讲面子的不是论聪明,所以他们也承诺出兵一万协助刘表。

    曹操、袁绍、公孙瓒等几个北面较远的,互相忌惮,都说兵力不足,军队就不派了,但粮饷自然都要拿出些资助。和他们情景相似的几个,自然也是有样学样,都不好说。

    袁术势力范围另一边的刘璋、张鲁他们,不好说出粮饷,也承诺联合出兵,配合刘表军夹击袁术军。至于他们会怎么进军,那估计得另说了。

    刘备名义上是皇叔,按理最应该出力,可他现在是兵少钱少,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大家都是知道的,也不好说什么。可现在主事的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啊,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不能出兵不能出粮饷,我们就出将啊!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刘备手下的将才说起来不少啊,别的不论,光他的两个好兄弟——关羽、张飞名气就很大啊!

    这个想法好。

    不用出人,不用出钱,派个将领去,无论胜负,都能增加经验,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对皇室和诸侯们来说,刘备一伙面子上能交待过去,对麾下缺少名将的刘表而言,更是不好反对。诸葛亮思前想后,决定派出的是天下闻名的关羽关二哥当主将,当时还属于刘表阵营的糜竺还很配合地承担了副将的角色。这大家表面上更不好说不服啦。于是这事情就这么定了。

    事情是决定了,可要出兵,是件繁琐事情。几万人要拉动,不是家人去郊游,说走就能走,什么物资调配啦,人员调集之类,都会是耗时耗力的繁琐事情。

    刘宏和刘壮所在的部队本来就是精锐预备军团,如今又打了两个胜仗,更是被归类到精锐中的精锐,这样的大行动自然是要随行的。

    磨磨蹭蹭三个多月后,终于轮到刘宏的部队开拔。上头派来的传令军官吩咐,队伍要打双倍旗帜行军。刘宏不解,刘壮笑道:“强则示弱,弱则逞强。多打旗帜,我们就显得人多。兵法常识而已。”刘宏这才明白过来。

    周星星在学校作过操、排过队,那一千几百人看起来已经是不少,如果是几千人,排成长龙他觉得就够浩浩荡荡。这次是两三万人去打仗,不说身在行列中的刘宏觉得前后都望不到人龙头尾。就是透过水晶镜子观察的周星星,也只感觉大半边镜子都是漫山遍野的军队士卒,关键他们还都穿着颜色相似的盔甲衣服,同一色调都快塞满整面水晶镜子了,看起来更显气势。

    那时代的侦查手段不算先进,无论骑马还是步行,都是基本靠肉眼看辨别。这漫山遍野的人马,自然只能靠估算。那刘宏他们多打了旗帜,这叫大张旗鼓,估算起来就更难了。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啊?据探子说,袁术也派了军队来迎战,号称是十万大军。大家都得装模作样。

    十万照理应该是吹嘘的,大概能有五万就差不多了。刘表军是三万左右,对外就得说是五万呢。都这么吹!这旗帜一多打,就更估算不出来了。漫山遍野的人跟旗帜,就是再老手的探子,也得估算不准确啊!

    这八万十万人要打架,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光安排他们吃喝拉撒睡就得是件很费心力的活,更何况要他们打仗!

    这将才,真得不是一般人!

    大规模战斗,可不是街头小混混打群架,联系基本靠吼。最基本的是“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什么是“鸣金”啊?其实就是敲大锣。有的时候,敲锣打鼓还不一定能听到,那就得靠挥舞五颜六色的旗帜或者点燃狼烟、烽火等等,里头的门道很多。换而言之,要是有人立志要当将领,这些基本的得懂。懂无数基本知识,大概就具备当将领的素质了。

    来到了暂时驻扎的大营里,那营寨更是一个接着一个,旗帜无数飘扬,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