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二零章挖联想的人

    同样还是江湖传言会议之前就得知自己获得“胜利”的柳传智在讲话中途甚至当众掩面而泣,看到老板一改往日的“硬汉”形象,掏出手绢来擦眼泪,所有在场的人目瞪口呆。而老倪则不为所动,后来他称“那只是表演”,并在此后多年里一直奔走上告申诉老倪头搞了一辈子科研脾气也是倔的很。

    对于“倪柳之争”,在之后的十几年来仍不时会被提起,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可以探讨的话题。但刨除个人恩怨因素,在面临重大的战略发展方向抉择上,创业公司必须明确核心人物、做出一致选择,柳传智和倪广南是联想当时的两大核心也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路线。自1993年冬季以来,联想的研发中心让柳传智头疼,这个中心一直沉浸在技术至上的气氛中,花掉的钱超过利润的40%,可是成果很少能够变成产品,即使做成产品也很难成功。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作为企业经营者,柳传智必须更现实地考虑问题,而不能单纯为了所谓“技术”危及到企业的生存。所以俩人的根本矛盾就在这里,而且这个矛盾还是不可调和的。

    倪广南退出后,联想逐渐缩减过去包括程控交换机、打印机等方向繁多的技术研发,转向了个人电脑制造。1996年联想的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越国外品牌,位居国内市场第一,后来便一直保持,电脑制造业务赚取的利润以及来自资本市场运作所得,也支撑了柳传智的多元化战略。联想和柳传智最终走上了神坛。

    后来柳掌门的“贸工技”之路在很长时间内饱受诟病,联想也被视为“没有技术”的制造企业,但市场的成功最终说明了一切,联想确实是赚到了钱也压制住了国外的品牌,功过这东西没法说,只能说两人都是那种不能妥协的人。甚至在当年的会议上,曾冒朝如此表示,“这是出于不得已的一种取舍,这样的取舍对联想集团今后的顺利发展,无疑是惟一正确的选择。”领导也难做,手心手背都是肉,联想毕竟还是需要赚钱的,不是谁都有产品不成功就跳大楼的魄力的,敢破釜沉舟的只有任正飞一人。

    集权有的时候是必要的,企业的发展只能有一个声音,华为只有任正飞的一个声音,所以走的很远,秦雄的起兮虽然秦雄很少去管具体事务,但是在战略上没人敢反驳或者会反驳秦雄,充其量只是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因为三年来秦雄的战略规划没有一次是错误的,秦雄已经被公司内部所神话。

    在“贸工技”与“技工贸”的pk中,市场经济的暴利诱惑,完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关村从前是一个跳蚤市场,尘土飞扬的土路,蜿蜒曲折的盗版买盘路线,是标准型记忆。抢先太平洋电脑大厦开业的海龙大厦,有句大首长的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海龙大厦是个高级点的跳蚤市场,贩卖高科技产品,有点冷幽默。

    倪柳之争,只是一个缩影。如果把倪广南院士看做一个学者、知识分子,柳传智先生则是商人。学者有原则,商人追逐利。他们本来就不是一类人,即便因为某些传说中的三顾茅庐,也只是需要时的宣传而已。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企业的历史何尝不是。

    奥威尔的《1984》讲的很清楚,真相不曾被扭曲、虚构,真相根本就不存在。倪柳之争也一样,在媒体用“新话”代替“旧话”,从80年代的科技英雄,到90年代的商业精英,两个时代潮流的碰撞,老实的很难胜出。用更直观的表述,对联想来说,80年代最需要的是倪广南,那个时代倪广南的光环很耀眼。到了90年代,市场经济暴利大潮,开始湮灭科学技术,那个光坏就要易主了。能坚持住的有一家企业叫华为熬了十几二十个年头才出头,而联想则始终在褒贬不一的舆论环境中去前行。

    在秦雄看来没有对错只有立场,依照联想当年的吸金能力和实力确实是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