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倪广南进了联想的门开始随着联想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在国内电子计算机行业,倪广南绝对属于食物链最顶端的那一批人,他一直从事计算机及其应用的研究与开发,曾参与研制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开展汉字处理和字符识别研究,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
倪广南即是联想的董事又是联想的总工程师,在联想可谓是直接可以和柳老大对话的存在,标准的技术人才。也是中国计算机领域少有的人才。
而且联想的扛鼎之作联想汉卡就是倪广南研发的,早期的计算机使用中,因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限,为了提高计算机的效率,减少在汉字输入过程中对存储器的频繁访问,研制了汉卡。使用汉卡可以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的速度,尽可能的减少占用计算机内存空间。但汉卡存在与其它硬件冲突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了飞速的提高,因此汉卡的使用越来越少。
但是在**十年代汉卡绝对是高科技的产品,而在联想的众多产品中联想汉卡绝对是扛鼎之作,因为这款汉卡可以中文联想。联想汉卡的问世,为华人彻底解决了在电脑中使用汉字的难题,推动了微型计算机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和应用。
1985年,中关村的信通公司推出一项新的汉卡产品“联想”式汉卡,简称联想汉卡。首批投放市场为100块联想汉卡。因为信通公司也是计算所投资的公司之一,所以计算所也让联想公司帮忙销售联想汉卡。
联想汉卡和其他汉卡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提供联想功能,利用中国文字的上下文关联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例如,计算机操作人员打出一个‘记’字后,屏幕会自动闪现出记者、记录、记分牌等一连串联想出的词组。这样的功能在后来来看并不算什么,在当年为联想汉卡赢取了大量的市场。
所以想搞明白一个问题是,联想是因为真的可以联想所以叫联想汉卡,而不是因为被联想公司买了过去才叫联想汉卡的。
倪广南是联想汉卡的研发者,最初他并不是联想的人,具联想颇为演绎的说法是,当初联想三大巨头各自将心目中的进入公司最佳人选写在小纸条上,紧攥在手中然后亮底,纸条上全都写着‘倪广南’。”,大批的记者按照这些资料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杂志上。其实这是在联想公司讲故事,艺术性的夸张。
但是实际上倪广南进入联想也是有一番故事的,1984---1987年左右的计算机,内存和硬盘比较小,硬盘最大也就100兆左右。无法存储海量的中文字库,也就无法处理中文。汉卡的出现解了这个问题,汉卡自身带有简体、繁体中文八千字左右的字库芯片,把这种卡插在计算机的主机板上,计算机就能处理中文文件,还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汉卡成为很热销,来钱快的电子产品。
以联想汉卡为例,每块手掌大小的联想汉卡市场价格在1300元左右,利润在700元左右。雪花电冰箱在当时市场价格也在1300元左右,其利润大大低于联想汉卡。巨人史老板的巨人汉卡,金山的金山汉卡,都是为了这些企业掘到第一桶金的存在。
1981年8月,倪广南作为访问学者赴加拿大国家学术研究委员会工作,1983年回国。回国后在计算所的协调下,倪光南与中航深圳工贸中心、中关村信通公司合作,由两家公司提供资金和设备开始研制联想汉卡。不久,倪光南研制的100块联想汉卡小规模投放市场,
联想汉卡的销售是由信通公司和联想公司联手推广的,因为当年中科院进口了500台ibm计算机,由联想公司负责技术服务,联想公司将中科院这500台微机后来全都配有联想汉卡。
初期投放市场的100块联想汉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