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相比较长沙城的急切难下,李定国面对的赣州城却如同在壮汉面前脱光了衣服的小姑娘,再无一丝遮挡与防备。

    虽然赣州城内的主将南赣巡抚刘武元抵抗意志依旧坚决,至少表面上是如此,但城内的将领,无论是南赣总兵胡有升,协守将领高进库、徐启仁等人,都是明朝降将。对于他们来说,投降就是家常便饭,在他们心目中,什么都没有自己的身家性命重要。即使历史上坚决抵抗明军的高进库,也很难说他是忠于满清,最多说明这是一个聪明人,知道历史上的大明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所以誓死抵抗。最起码,满清为了拉拢人心也要善待自己的家人。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是晚明最闪亮的军事天才李定国指挥的大西军精锐在攻城,后面还有李岩作为后盾、看似颇有中兴之象的大明朝廷,这就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了。

    满清虽然看似方兴未艾,可是,一来,摄政王多尔衮树大招风,且嚣张跋扈,迟早会遭受顺治皇帝的反攻倒算;二来,听说摄政王最近几年身体一直不好,有好几次在朝堂之上昏厥,这可不是好现象。代表着大清此时的中流砥柱随时可能毙命。这让许多因为看中多尔衮的才能而投降满清的汉人官僚以及将领心生惴惴。毕竟,这个世界,能够当官的大多是聪明人。

    其中,赣州右协副将徐启仁就是赣州城内的聪明人。他原本就感于明军势大,赣州恐怕很难守住,待见到赣州城墙都破了后,就更起了一样的心思。

    在城破的当天晚上,他就派出自己的老家人带着自己的亲笔信着急忙慌的前往赣州城外的明军大营,意图与明军联手,里应外合攻下赣州城。他要求的回报也不敢多,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赣州参将。他之所以这么快就向明军表明心迹,是因为他担心明军会在城破的第二天攻城,这样即使自己想要投降也没了机会。

    与徐启仁同样心思的还有南雄的协将李养臣,甚至早在李定国抵达赣州城外的时候就投了降,成了李定国的马前卒。

    李定国打心里是看不起这些反复投降的墙头草的,不过李岩在送别李定国的时候曾经劝说道,“当今形势,明清之间的争斗,关键并不在于明清双方原本拥有的实力,而是在于争取这些骑墙派的手段。争取的骑墙派多了,实力自然就大,反之,就是此消彼长。”

    李定国明白,这也是大明朝廷招降大顺与大西军余部的原因所在。否则,大顺军是朱慈烺的杀父仇人的属下,大西军的头头张献忠也曾经挖掘过老朱家的祖坟,朱慈烺凭什么会接受这些叛逆集团的人?

    李定国虽然专精军事,可不代表自己就与政治绝缘,事实上,在云南李定国的实际控制区,他就是既抓军事又管民政,在孙可望叛变后,也是李定国主持了大明朝廷的政务。

    因此,对于李养臣的投降,李定捏着鼻子还是同意了。既然有了初一就有十五,对于徐启仁的投降也就感觉不再那么的恶心了。

    李定国并不能确认徐启仁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不过他并不太在意。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多、再高明的计谋也是无效的,原本他对李岩这句话是不屑一顾的,但在看了李岩半卖半送的野战炮的威力后,就对李岩的这句话有了不同的理解。

    第二天凌晨,启明星还没升起,南城门附近突然传来一片嘈杂,只见城门一会开一会关的,显然争夺的十分激烈。这时候,早就在外面等候的明军一拥而入,显然开始参与夺城。

    刘武元见情势危急,不得不将自己的亲兵营派了上去,但他不知道的,李定国在派军支援南城门的时候,同样也没放过西城门附近的缺口,没办法,兵力多,就是如此任性。

    仅仅六七千、且有内讧的清军如何能够对抗四五万的明军?即使他们披了给他们增添无限勇气的野猪尾巴也无用,毕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