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战,八万清军,折损过半,主将博洛还当场身亡。广州的信息一路扩散,仅仅四天后,在北京的多尔衮就听闻了这个消息。原本还因为顺治让自己当上皇叔父摄政王而沾沾自喜的多尔衮脸色大变,直接口吐鲜血,跌坐在地上,晕倒了过去。终于,在众人手忙脚乱的服侍下,多尔衮在一个时辰连后悠悠醒来,又是一口淤血从嗓子中涌出,直让众人担心不已。多尔衮的脸色却好了一些,恨声说道,“李岩,你连坏我两员大将,孤王与你不共戴天!”

    然而,后续该怎么做,还是需要仔细商讨。

    多尔衮虽然好勇斗狠,不服输。但也是明智之人,明白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最终还是需要自己的实力。满清入关,据史料记载。记有满洲八旗四万余人,蒙古八旗一万五千人,汉军八旗三万余人,汉族降将孔有德等联军二万余人,各旗包衣、外藩共计一万人左右,总计大约12万,对外号称二十万,其实是砸锅卖铁的将所有的不能战斗的士兵家属都掺合了进去。其中,12万留守京师,除去必要的防守力量,能够用于对外征战的清军不过8万余人。这一次博洛远征就动用了进一万八旗精锐,还损失过半,对满清高层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以往一贯勇猛精进的多尔衮也开始犹豫了。他知道凭借自己的威望,想要在此组织一支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军队,是很有可能的。可是,这就能保证成功么?多尔衮对此表示怀疑。据前方的密探探报,明军现在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中间甚至还混合了珍贵的钢筋,这样的建筑就连红衣大炮都无法轰破,让多尔衮掩藏在心中的一道阴影再次显现,那就是自己的父汗努尔哈赤,兵败宁远城下。这也成了努尔哈赤的心病,为一年半之后死亡埋下了伏笔。

    这也是横亘在多尔衮心中的痛。若是父汗活的久一些,也许自己就是父汗之后的第二任大金,或者说是大清的皇帝了。可惜啊,因为父汗早逝,被年龄更大的皇太极占了先机。

    当然,这只是多尔衮的相关联想,与现在的事情关联性不大,很有可能就是新遭大败,让多尔衮也多愁善感起来。

    面对广州这样的坚城,在红衣大炮无法奏效的前提下,似乎唯一的手段就是长期围困。但是,围困对于广州这样的滨海城市有用吗?除非清军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切断广州与海外尤其是琼州的联系,才有可能彻底困住广州。

    想到这里,多尔衮已经萌生退意,心中长叹了一口气,“明天,朝堂上想必也不好过吧。”

    果然,以老迈却并不昏聩的代善为首的保守派再次提出了收缩兵力的方案。在他们看来,即使拥有江北的半壁江山,对于满清来说,也是赚大了。

    多尔衮此时军事失利,在朝堂上也不得已处于守势。虽然有自己的亲信比如刚林、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等人在为多尔衮发声,但多尔衮既然本人不参言,气势上就弱了许多。

    最后,在多尔衮的默许下,清廷达成了一项共识:即尽量维持现有的格局,由进攻态势改为防守反击的态势;尽量扶植倾向自己的汉人势力,实行以汉制汉的策略,最大程度的挑起汉人内讧,让满清坐收渔翁之利。

    为此,满清对投降的汉人再次大规模发放爵位,除了吴三桂与三顺王这样的老牌汉奸,就是李成栋这样的新汉奸也获得了超规格的封赏。比如,李成栋就被封为闽侯,福建总督;金声恒为赣侯,江西总督;郑四维为荆侯,湖北总督;除此以外,三顺王实力最强的孔有德部屯驻湖北,耿仲明屯驻江西,尚可喜屯驻福建,一方面是增强当地清军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对着三个新汉奸进行监视。

    这表明,清廷已经在酝酿着以汉奸为隔离带,加大自己对江北的控制,从而稳定江北局势,为以后统一整个大明做准备。

    至于更北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