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是真没钱了”一名四十多岁的妇女对着一个中年男子说道。
“咱也不能苦了孩子啊,画画的这么好,唱歌也唱得好,咱得让孩子有一些出息吧。”中年男子说到
‘“要不?你去四弟哪里借点……”
中年男子拿起了戒了多年的烟再次点着,深深的吸了一口,径直出了门。
这时少年在隔壁房子里听到父母的谈话擦拭了眼角的泪花,想出去安慰父母。可有不知说些什么。家境贫寒,总让他比别的孩子要懂事一些。十七岁正是美好年华,他却在担忧学费的出处。这一夜过的漫长,少年抱着查良镛的小说似睡非睡,他是在等父亲回来,回来带一个好消息,一个能让他上学的消息。
农村的夜比城市来的早且安静,早已没有了行人和农机轰鸣,只剩下土狗声声的叫着。
八点,少年微微睁开眼睛看了看老旧的挂表,父亲没有回来。九点十点,漫长的等待,就好像他的命运要在这个夜里被决定一般难熬。终于在少年又即将睡去的时候门外有人打开了院门,那个走路的声音一听便是父亲。
父亲步伐坚定的走进了房间便和母亲交谈在了一起,少年听着父母的谈话,落下了泪。
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努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这时母亲推开了少年的房门。
“安歌呀,上学的事不用担心了。”
对,这就是安歌,一个家境贫寒却刻苦学习的少年。
安歌表情木讷,没有多大反应,健康的肤色,俊俏而消瘦的脸庞被生活削出了几分坚毅。
母亲又说道“安歌呀,上学的事不用担心了,上学是我们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你可得加倍努力啊。”
“妈……我……”安歌吞吞吐吐。
“没事,学费有了。不要担心咧”母亲宽心道。
“妈,我去打工吧。我不想在让爸爸给人借钱了,也不想妈妈起早贪黑给别人下苦工了,那么冷的天,你看你手都肿成什么了”安歌哭着说。
妈妈猛地一震,没有说话。气氛安静了一会。妈妈说道“说啥呢,你还小,爸妈能养活你。”
“妈,我想好了。我听说城里人都装修房子,我可以去学手艺,还能挣钱。”
没错,你们没猜错。父亲闯了进来,劈头盖脸的一顿教育后,抱头痛哭。他知道每次给别人低三下四借钱的日子不好过。骂完后父亲再没说什么,拉着母亲出了房门道“早点睡,别想那么多,不该你操心。”
一夜无事,这一夜安歌却辗转难眠,他想到了《读者》里面一页页心灵鸡汤,他想到了《青年文摘》里面的一例例奋斗史。谁又何尝不是苦尽甘来,都是在为了一个伟大目标而奋斗。可生来的价值是什么?可能学识还没有到一个层次,安歌还没有那么高的认知。他所知道的就是让父母不再借钱,不在为每年的收成担忧,仅此而已。
第二天安歌早早起来便去了沟里给羊割草。还和往常一样,夏天风呼呼的吹着,热浪般在脸上划过。安歌收拾着枯草在一处悬崖边躺下,拿出了喜爱的查良镛的武侠作品,这是他唯一的一本书(除了课本)一本看了好多遍的书。
看书看累了安歌伸了伸懒腰,眼睛眺望了远方……
“那个洞怎么回事。”安歌心里嘀咕前天来还没有这个洞,昨天也没经过这里,今天这岩壁上多了个洞?安歌觉得看书时间长了会不会眼睛花了,揉揉眼睛。再定睛看去……没了?
安歌一个机灵,难不成真眼花了。安歌很肯定的确认眼花了,也没在意,便继续看书。当他再次放松的时候已是正午,太阳已经过了他所在的那个山崖,安歌再次放松了一下眼睛和脖子,可把他吓了一跳。
安歌又看见了那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