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兹~”

    李阳听见一阵漏气了一般的声音传来,他便知道最后的工序开始了。

    真空储气罐一共有三个,除了高达15米的一号罐外,还一个6米的二号罐,以及10米的三号罐。

    二号和三号罐都是用管道连接着一号罐的顶部。

    现在启动的是三号罐,因为内部是真空状态,所以阀门一打开后,便直接从一号主罐顶部抽离出气体。

    气体注满三号罐之后,阀门关闭,继续降温,等待着二号罐的启动。

    气体分离完成后,基本上就没有其它重要的工序了,剩下的就是等待降气体液化后凝固,重新成为固体状态。

    其实整个过程说着简单,做着也是简单,基本上没有任何难度了,从头到尾,也就只需要将材料放去炉内,再启动设备就可以了。

    其主要难度就在于,材料尺寸数据,以及储气罐容量的设定。

    必须要达到固体材料气化后刚好存满一号罐,然后在001c的误差内,将需要抽离的气体分毫不差的抽走才行。

    如果主罐体积不对,那么后面的一切工序都将作废,因为罐内错误的压力,会导致副罐抽取气体的数量出错。

    同理的,副罐的体积不对也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使材料的性质改变,不再是李阳想要的材料。

    然而储气罐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它需要根据固体材料的体积来确定。

    同样,温度的控制也很重要,因为他这个配方里的材料,在进行过固定比例的融合、锻造后,在气化状态时它们会进行特殊的化学反应,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温度内抽离出不需要再进行反应的气体,或者抽取的数量不对,那么材料也会往不可预测的方向进行化学反应。

    李阳耐心的等待着最后的成品,不一会,储气罐内的温度便降了下来,一滴滴火红的熔液从气罐的出料口流淌了出来,而机械手早已把事先制作好的模具放在了出料口下方的传送带上。

    这些材料会继续在冷却池里进行着降温处理。

    李阳走上前去,拿起冷却后的“晶”种子仔细观察了起来,摸上去有一股刺骨的冰凉感穿来,在常温下它可以一直保持着15c的稳定温度,整体呈现为乳白色,看着很是美观。

    “晶”种子是一号罐的产物,以现在原材料的规格,只能造出50升,而二号罐有150升的产量,三号罐则有200升。

    奇特的是,它们每升的重量并不一样,“晶”种子每升只有3千克,而二号罐的材料每升则有46千克,最重的是三号罐的材料了,每升足足有58千克。

    除了“晶”种子外,剩下的两种材料也是制造芯片必须要使用的,二号罐产的是一种纯黑的材料,没有任何多余的颜色,给李阳的感觉就是黑,漆黑。

    而三号罐内的材料正好和它相反,它是白色的,纯粹的白色!

    李阳见第一根材料生产完成,并未出现任何问题,也是松了一口气,便不再继续观察下去。

    离开前他叮嘱工程师生产的时候一定要对气化炉多加检查,只要发现不对,立即停止生产。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是有巨大危险的,万一设备有哪里不对,光是泄露一点气体出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的。

    炉内的气体可是有着3700c的高温和巨大的压力的,但凡有任何地方泄露,都是可能导致整个设备爆炸的。

    一但发生这种情况,他的工厂都将被夷为平地。

    虽然他对工程师的技术抱有信心,但是这种事情,马虎不得!

    就连工厂里的其他设备,他都时常叫工程师维护、检查,更何况这种设备了?

    更甚至李阳直接减少了产量,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