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势壮,向天慈公动手围攻,我和天慈公便再惩处了这些匪徒。”丁澎道:“全杀光了吗?”翁星鹊道:”有几个拼命逃去了。”丁澎道:“又有一个人会使丽镜刀法,这么重大的事情,天慈公怎的不亲自来? ”翁星鹊道:“斗那火云道人时,那火云道人十分狡猾阴险,用了几个淬了毒的丧门钉反立在地上,我因年轻识浅,差点儿着了他的道儿,幸亏天慈公眼疾手快,拉了我一把,他自个儿却踩到另外一个毒钉上。战后检伤,好在钉上之毒并剧质,天慈公运气逼出毒素,已然无恙。可是腿肌肿大,筋脉不顺,不能长途奔赶,故而托我来请柏前辈。”说完脸上露出不安的神色。

    自十六年前清天佑死后,清天佑的师弟张天慈继位执掌龙山一派。张天慈号称“金尺判官”,断理过不少武林公案,具有敏锐的洞察剖析能力。柏坚遭诬陷后,张天慈根据所知案情,疑觉其有覆盆之冤。清天佑收下东亭至宝“三棱玻璃镜”,并练成丽镜刀法。虽然清天佑不是神仙笑亲手教出来的,但关系上清天佑算得上是神仙笑的私淑弟子,半个东亭人。(私淑弟子:未亲自受业的弟子)龙山一派,张天慈也因此与东亭派沾上了一丝半缕的亲情。张天慈想以已之能,为柏坚翻案。但柏坚觉得有负恩师神仙笑之托,无颜回山,饱受世态嘲弄之下,心灰意冷的已经先和丁澎隐匿黄山莲花峰顶了。张天慈无柏坚提供实情,难以入手究底。时光一久,拖成了积年陈案,张天慈有心无力,只得作罢了。

    直至十年后,柏丁二人偶然一次下黄山游市。二人无意中听街上的丐帮中人说起张天慈不能为柏坚翻案引以为憾的事。柏坚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张天慈,深表谢意之际告知他隐居在黄山莲花峰顶,不必牵挂。

    张天慈因而知晓柏坚身在黄山莲花峰顶。

    如今武林中竟出现了一个以丽镜刀法惩恶除奸的清天佑,张天慈大感诧异和迷惑。当年清天佑去世和下葬时,张天慈因有旁事未能参与。他想:只有向当年葬我师兄的人询证了。由于他没有亲眼看见过师兄当年的尸身,故而将疑问落在了当年白莲教首脑和参与下葬的人身上。在清天佑死后,白莲教在白鹿庄起义失败,死伤惨重,张天慈要找的人如今在教中已是凤毛麟角。他左思右想,不禁想到了柏坚。

    既然柏坚隐居在黄山莲花峰顶,找他便是易事了。于是张天慈决定到黄山找柏坚,不料,他的脚被毒钉所伤,腿不能远走。只得托付忘年交的好朋友翁星鹊来黄山请柏坚到龙山跟他觌面。如此一来是要向柏坚核实当年师兄的身故,二来便是要柏坚向他提供案情,以图湔雪。

    柏坚道:"翁少侠辛劳跋涉而来,鄙人惟敢应顺,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去龙山,与天慈公会晤。"翁星鹊道:"多谢柏前辈玉赴驾。"顿了

    一顿,道:"诸位,我未来黄山之前,去了超日龙少的墓葬处。天慈公嘱我可开棺检视,然而我到了墓地,却惊奇的发现龙少的坟茔已被人打开了。从打开的痕迹来看,不像是盗墓贼从外向内的掘开,而是----而是被人从内向外的翻开!棺里没有龙少的尸骨遗骸,连块衣物也没有!"柏坚惊道:"从内向外的翻开"丁澎笑道:"难道是龙少在地府住得久了自个儿还阳"翁星鹊继续道:"不单如此,那墓室翻裂敞口处,有一串脚印,那串脚印的方向都是走向墓外的。我从脚印的深浅来看,确是内功造诣不菲之人踩踏出来的!现场各种迹象正如丁前辈所言,像是死者在棺里复生,破坟而出。"丁澎道:"我说的是句胡话,不过这样的怪事到底是鬼哭还是神号,正如翁少侠才来时你说的那样,

    好坏不明。"翁丁柏三人说到这里,都沉默起来。

    昙敏这时道:"人灭而为鬼,鬼而为人,则未之知也。"他说的这句话出自范缜的《神灭论》,意谓人死为鬼,鬼又变成人是不存在的。翁柏丁三人闻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