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郑玉珩所料。

    “此国策下官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

    李斯是真的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他既然能在麒麟殿上对着秦始皇提出这个建议,自然是私底下深思熟虑过得。

    “没什么不妥之处?呵,我也不直接说那一处不妥,我只问你,一身所学何来?”郑玉珩道。

    “所学何来?通古惶恐,当年师拜荀子,学得老师三分道理,又践以法家思想。”提到老师,李斯站直身躯,对远方作揖表示尊敬。

    郑玉珩不知道李斯这话怎么说的,反正他听的是文绉绉的。

    “也就是儒家法家兼备。”郑玉珩捋了半天才听明白。

    李斯稍作沉默,张口说道:“重法。”

    这时代文人的傲气傲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他们说谎。

    “重法家,很好,那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不用你回答,本仙来告诉你!”说完郑玉珩拿出手机打开搜索工具搜法家,然后按照上面显示的词条念:“法家是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主张思想,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郑玉珩照着念完还不忘问一句:“我说的可对。”

    “上仙对我法家见解深刻。”李斯发自内心的称赞道。

    “很好,既然你觉得我说得对,那我问问你,法家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兵强,当今秦朝算是兵强马壮了,可富国,你觉得做到了吗?”郑玉珩质问道。

    “自然是做到了,我秦朝各大粮仓之内尽皆满仓满谷,足够支持我大秦军队两三次大型战事!”说到这里李斯面露自得之色,这里可有他不少功劳。

    麒麟殿内的不少官员也是跟李斯同样想法,只有长公子扶苏一脸不屑的看着他们,转过头来却一脸敬佩的看着郑玉珩,觉得遇到了懂他得人。

    “够了!国究竟是你们麒麟殿内这帮大臣官员的国!还是整个秦朝子民的国!原来你认为的国富就是粮仓富是吗!”郑玉珩怒骂道,他当然知道秦朝粮仓满仓满谷,要不然也支撑不起秦朝庞大的军队。

    李斯被郑玉珩骂的面色涨红,可还是开口说道:“自然是整个秦朝子民的国。”

    “既然是秦朝子民的国,那秦国还富吗?既然各地粮仓满仓满谷,那为什么各地饿死之人越发多了。”郑玉珩废了半天劲终于要说到他想喷的地方,那就是秦朝的赋税。

    秦朝赋税之重,就单拿其中的田租田赋来说,见税什伍、泰半之赋,也就是说民众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不管收成如何,最少最少要上缴一半,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附加赋税,又要交两三成,三分之二都要上缴,这也就导致粮仓满仓满谷,饿死的民众越来越多。

    “这……”李斯被郑玉珩问的说不出话来,只好强行转移话题:“这跟下官之前提议的国策有什么关系?”

    “很简单,既然是秦朝子民的国家,那为什么要下令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你李斯好像也起于微末吧,应该知道求学不易,如今身居高位非但不想着大兴文化教育,反而准备断绝本就不易的求学之路,是什么道理。还要再加徭役、大修驰道!民众连饭都吃不饱呢!”郑玉珩再一次觉得跟这帮没有人权概念的人沟通真的困难,在李斯秦始皇这帮人看来,加赋税加徭役就是应该的,白干活不说,累死那也是活该。

    李斯这次哑口无言了,他的国策对于秦朝对于统治者都是没错的,但对于底层的民众,确实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