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又过了二十天,天下学子翘首以盼的秋闱终是到了。

    秋闱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叫法。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由于考期在秋季,故又称秋闱。

    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式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中举者一般就具备做官的资格了。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会试就更有前途了,大比中式者进京参加来年春天的考试,由礼部主持考试,于秋闱相对应,又称“春闱”。

    虽然考了春闱才能金榜题名,但是不提秋闱何谈春闱?

    秋闱考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备置号灯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日饮水之用。大比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

    楚逸芊特意向李氏讨了这个活,给二哥准备吃食。李氏本打算如果楚逸芊的不合适她再重做也来得及,看了楚逸芊准备的倒也稳妥,便只是添了一些酱菜进去。

    楚逸芊为了给准备二哥九天的吃食还是下了功夫的。有易于存放的点心,有煮熟晾干的面条和蔬菜热水一泡就可以吃,还特意将加了盐蒸好的米饭晒干捣碎,到时候也是热水一泡就可以喝粥了,以及京城头一份的谢记腌菜做配菜。

    本来楚逸芊只备了一份,还是青枝回来咬舌头,说在厨房看到姚李氏给姚嘉林准备了许多热菜和馒头,也不怕这么几天馊了,姚大公子只能啃馊馒头。

    听闻此,楚逸芊便又让月牙多准备了一份给姚嘉林带去。

    姚嘉宁听说了很是不屑,甚至出言讥讽,说什么以为楚大小姐会看姨母份上做做面子呢?没想到拿着馒头咸菜面条打发要饭的似的。姚李氏看了包袱也有些意外,只不过她听说楚逸阳也一样,也就没说什么风凉话。

    倒是姚嘉林看了继母备的和楚逸芊备的微微笑了。继母给的是蒸菜,虽然能保存几日,怕也不会超过三日,毕竟秋天饭菜都正是容易馊的季节。不过继母倒也确实用心了,挑的都是易保存的,大鱼大肉什么的也很少,估计也怕发馊吧。

    这日,楚逸阳和姚嘉林手拿文房四宝,书童千风和望山则各自提着一个包袱,里面装了他俩近日吃穿所用用品,拜别家人。

    楚逸芊从没怀疑过二哥的水平,和二哥交代几句便到一边了。轮到楚逸玫和二哥说话时候,她反而哭了,拉着李氏的手说,如果二哥没考好能不能别责罚他别赶他走,一家人哭笑不得的哄着楚逸玫,楚逸阳拜别家人进去了。

    姚李氏对这个继子的前途还是很看好的,只是现在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姚嘉林看出姚李氏的不安,安抚到:“母亲请勿担忧,嘉林心中有数。”

    姚李氏点点头,拍了拍姚嘉林的手背:“母亲知道,你也放宽心,别太紧张。”

    姚李氏给了姚嘉宁一个眼神,奈何姚嘉宁只是站在后面好似没看到,并没有说话。姚嘉林余光瞟到楚逸阳一家就难免有些失落,马上又提起精神说:“嘉林知道。”

    楚家也不是磨磨唧唧的人家,姚嘉林正无语干站着,楚逸阳过来了,满脸阳光:“走吧乐君。”看到后面姚李氏,打了招呼:“姨母,带表妹回去吧,乐君定能考中。”

    两人便朝考场走去。

    秋天的风打起少年衣角,两个少年的背影看起来那么张扬,那么意气奋发。

    姚李氏看着两个少年郎远去,有点不真实的感觉。不由自主,就想以后要对姚嘉林真心再真心一点。

    回到将军府,众人先去给老夫人回话。会说话的丫鬟婆子都说二少爷定能高中之类的吉祥话,老夫人倒是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