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月之夜,万籁俱寂。
江南城东的一座院落里,红居绸缎庄老板正抱着一个雕饰华美的木匣子往屋里走去,这是他从南海好容易才淘得的宝贝,正准备拿来讨好自己第十四房妾,忽然,院内寒风四起,他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栀子花香,而不知何处飘来了几片竹叶,落在了他的身上。
但他并未过多停留,还是兴致盎然地往屋里走去,只是当他想要将匣子中的宝物取出之时,却发现匣中空空如也,只剩下了两三片竹叶。
“这是昨日发生的案件,而在十日之前,万盛钱庄的钱老板也来衙门报案,说是早上起来的时候,钱庄中的一件价值十万两的红宝石项链就不见了,留在现场的也只有几片竹叶,所以我们怀疑是同一人动的手。”
东南王属下负责江南城刑司的官员一早便到了督府,寻求罗炀的帮助,他推测这两桩案件都是同一人所为,那人留下的竹叶就是证据,而且此人多半是一个打算在江湖上留下名号的虚荣之人,否则不会在现场留下证据。
“我觉得你说的没错,这两场案子,让我想起来,江湖上的一个传说。”罗炀点点头,“我听老一辈的人说,过去曾有一个从未失手过的神偷,叫竹宵云,他每次作案之后都会在现场留下几片竹叶作为象征,而且,据说当年他甚至潜进大内,将陈王最为喜欢的一只琉璃碗盗了出来,而且没留下丝毫证据,唯一可以证明是他做的,也就是他留下的几片竹叶。”
“这个竹宵云我也听说过,可是按照年纪算下来,他今年该七八十岁了,不至于销声匿迹那么久,又出来作案吧。”
“或许是有人模仿,现场还有其他发现吗?”
“红居绸缎庄的老板说案发的时候闻到了一股类似栀子花的香气。”
“栀子花?”罗炀蹙了蹙眉头,“一个偷还带着香囊吗?这不是明摆着让人追踪吗?”
“所以我说这个偷十分恃才傲物。”
罗炀正思量着如何下手调查这件案子的时候,手下的捕快忽然跑了过来,“罗捕头,有人往府内送了一封信。”
“何人送的?”罗炀接过信封,问道。
“不知道,是一个男人雇了孩子送过来的,我们按照孩子说的地方再去找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人了。”
“行了,下去吧。”罗炀拿着信奉,心里有一丝不好的预感,他将信封拆开,里面顿时传来了一股沁人的栀子花香。
信封里装的是一封短信,字迹清秀也不乏刚劲,像极了落款旁边描画的竹枝。
“久闻督府有一块御赐青天明月牌匾,心甚往之,今夜子时一刻欲借来一观,还望督府大人莫要责怪。”那大臣将信上的内容念了出来,他忍不住喝道,“这窃贼也太张狂了吧。”
“这还有落款——竹水清。”罗炀回头向上看了眼那被高高悬挂着地御赐牌匾,开口道,“看来你说得没错,他确实很张狂,张狂得已经开始写预告函了。”
“竹水清。”罗炀再次念了念这个名字,“江湖上传言所竹宵云收了三个弟子,其中大弟子竹水清是最得他心意的。但这竹水清从未真正出现在江湖上过,我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假的传闻,看来事实并非如此,这子是出师了,要借机在江湖上树立自己的威信了。”
将近子时,江南督府,数十双眼睛都一动不动地盯着那悬挂在上的牌匾。
督府大人坐在堂内,喝着茶,叮嘱着候在一旁的罗炀,“人都布置妥当了吗?那可是御赐的牌匾,要是出了差错,谁都没好果子吃。”
“放心吧,大人。”罗炀说道,“我已经在督府内能看到牌匾的地方都安排了人手,并且,牌匾的重量不是能够轻而易举就取得的。”
督府大人点点头,街道上更夫报时声传来,已是子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