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王维一首《洛阳女儿行》,写的不仅仅是洛阳女的奢靡生活,也无疑点出了洛阳城“日夜经过赵李家”的繁华。

    作为唐王朝的东都,在安史之乱前,洛阳执行首都职责的时间与长安是不相上下的。

    自显庆年间武后提议迁都洛阳,唐王朝的已经在长安洛阳之间来回徘徊了许多次。显庆二年时,李治终于“循皇后武氏之请”驾临洛阳,同年下诏改洛阳为东都,宣布“洛州官吏并如雍州”,正式开启了唐王朝的两都时代。

    尽管在洛阳的日子里,李治感到长安很多方面并不如洛阳。“长安居,大不易”,如此困局对李治这个皇帝也是同样令人头疼。但是迫于政治压力,李治并不能离开长安太久。对李治来说,将洛阳设为东都,已经是他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了。

    数月之后,李治起驾回到长安。

    东望洛阳,李治依旧不能忘怀东都生活的便利与政治压力的减轻带来的放松感。他开始考虑,长安,或许并不那么美好?

    出于这方面的考量,李治开始了对洛阳的重点建设。在天后的全力辅佐之下,洛阳渐渐有了帝都气象。

    也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太平才有了离开长安的机会。

    ……………………………………………………

    洛阳城外,龙门大佛

    “公——娘子,我们这么出来,真的没问题吗?”

    “出都出来了,还害怕什么?而且,这主意不是你出的吗?”

    山清水秀的龙门山石阶上,正有两个少女一前一后走在一起。

    两个少女此刻已是气喘吁吁,前面那个稍一些的少女回头看了一眼山下,喘了一口气说道:“这都到城外了,应该没人追上来吧?”

    后面的少女艰难地爬上了一级台阶,这才回答道:“应——应该不会吧,要不然早该有人来了。”

    “那就好,牡丹,我们接下来往哪去?”前面的太平满不在乎地问道。

    “……这”牡丹顿时无语了,既然都不知道要去哪,那还出来干什么啊?

    牡丹想到这里,顿时有了一种不妙的感觉。

    “诶?牡丹你不知道我们应该去哪吗?”太平奇怪的问道。

    “这种事情一向是公——娘子拿主意的,婢子岂敢擅专……”

    “那我们现在要干什么?”太平依旧一脸萌萌哒。

    牡丹说不出话来了。

    “诶——牡丹,本——我听说长安的花开了,我们回去看看吧?”太平突然一拍手掌,兴奋地说道。

    “长安?那不是回去了吗……?”牡丹对此疑惑至极,并且已经开始怀疑自家公主的某身体部件有问题了。

    太平白了她一眼,说道:“你真傻假傻?我们只认得回长安的路,去别的地方,你带路吗?”

    “公主英明——”牡丹赶紧跪地称是,心中却对自家这个喜欢瞎折腾的公主翻起了白眼。

    “好啦,下山吧!”太平说完就往山下走。

    “可是……那我们刚刚为什么要爬上来呢?”牡丹满头黑线地问道。

    “因为前面只有一条路上山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