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收拾东西的事情并没有用去太多时间,而吴胜也似乎急于将他送走,所以一切准备工作都格外的顺利。仅仅一天之后,吴曦就带着贴身忠仆顾顺,雇了一辆马车往城西白鹤山而去。

    白鹤山位于临邛县西面,而点易洞则是其中的一座道观,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相传,汉代临邛学者胡安,曾隐居山中“点易”;后来,胡安于白鹤山中得道,跨鹤飞升,故名白鹤山。白鹤山之名,始见于陈寿所著的《益部耆旧传》:“胡安临邛人,聚徒白鹤山,相如从之受经”。仙人飞升的传说,再加上司马相如的名气,使得白鹤山的道观也有较高的知名度。

    对吴曦来说,去哪个道观倒是无所谓,反正是去当道士,哪里都一样。与其去考虑这个,还不如多想想怎么多玩几天来的有趣。

    从这个年代的临邛县城到白鹤山,乘坐马车也需要两天时间。所以吴曦私自决定:路上一定要多玩几天!可惜的是,他的钱袋子被他的厮顾顺掌控着,因为他那个老爹怕他乱花钱。

    为此,吴曦只能询问一下随行管家顾顺的意见,顾顺倒是没什么异议,反正只要主人开心,不乱惹事,他这个仆人倒无可无不可。于是整整一天下来,两人居然还没走到一半路。

    结果傍晚的时候,吴曦两人不出意外的错过了客栈,走到了一片荒郊野岭。

    看着一脸幽怨的顾顺,吴曦自知理屈,只好努力去想解决办法,毕竟自己也是要睡觉的。想了一会儿之后,吴曦灵光一现:这里似乎离刘县令府上不远,不妨去投宿一宿。说干就干,吴曦叫过顾顺,略略指了一下路就继续当起了甩手掌柜。顾顺无可奈何,只好亲自指挥车夫前进了。不过好在刘府并不难找,仅仅走了一刻钟之后,马车就找到了这一处掩映在林荫里的宅院——刘府。

    这刘府主人正是上一任的临邛县令。因为吴胜经商需要县衙开出凭证,路上也要县官衙役们行与方便,所以吴胜经常到这位刘县令家串门,逢年过节也送上一点“心意”,以保证商路的通畅。一来二去呢,两家倒也渐渐熟悉了起来。

    不过刘县令现在并不在家里。上一任临邛令任满后,刘县令就赶赴长安,到吏部待选,暂时还没有下放新的官职。不过吏部下放官职,除了能力之外,人情一向是重要的一关。

    虽说唐朝科举取士困难,但毕竟每年也会有十到三十个举子考中,再加上各个世家的门荫授官,几十年下来天下的官员也就基本满员了,能找到的官缺并不多。

    而且虽然有科举,但是录取人数太少,反而门荫授官的数量十分庞大。久而久之,各个世家占据了大量的官职,这些世家子弟又会优先推荐自己家族的优秀人才,人情上自然有先天优势。这些世家凭着几百年的家族底蕴,培养几个出色子弟并不难,通过科考的几率也就更大。这样就占据了一部分寒门子弟的进士名额,寒门子弟能够通过的人就更少。此消彼长之下,官场也渐渐被世家掌控,世家也就逐渐开始尾大不掉了。

    据吴曦所知,刘县令并非名门子弟。上次授官恐怕还是因为是新进士,所以吏部官员特别关照了一下;否则可能根本授不到官,此次刘县令进京,就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前往下一任地方任职了。

    吴曦的马车停下后,顾顺下车,到刘府门口扣了几下门,嘴里边还喊道:“吴府郎君前来拜访!烦请通报!”

    喊了几声后,边上的角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丝门缝,里面走出一个老人:“是谁?这么晚了还在我家府前喧哗?难道不知道这是临邛令刘郎君府上吗?”

    看到这个老人出来,吴曦赶紧迎上去行了一礼:“子吴曦,本是前往白鹤山的;但今日天色已晚,所以冒昧打扰了贵府,想看望一下夫人,明日便启程。”

    “这里是刘府,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