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你那六十卷文集放在庐山东林寺?”

    “是呀,俗人刚刚在去年年末才编辑成,适逢东林寺的朋友到寒舍玩了几天,我给他们看了那些东西,想不到他们竟然希望俗人把文集放到庐山去,于是俗人就答应了他们,让他们把文集带走了。怎么?清闲师傅的意思是……”

    “老衲的意思是,要是白先生能够再弄出一套文集放在我们圣善寺,那就是我们圣善寺的缘分了,只是怕白先生太忙……”

    振公接过话头说:“这样吧,如果白先生太忙,我们圣善寺有的是人手,白先生的文集已经有了编辑手稿,我们圣善寺来几个人,把那文集全部抄写一遍,然后把文集放在我们圣善寺,白先生你说好不好?”

    话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乐天自然只能答应和尚们的要求。

    乐天回到了家里。第二天,清闲和尚带着几个有道高僧来到白园。于是乐天同和尚们投入了抄写文集的工作。

    在抄写文稿的过程中,乐天又有了一些新想法,对文稿进行了一些调整,最后编辑成了六十五卷。乐天为文集写了一篇简短的《圣善寺白氏文集记》,其文曰:

    “中大夫守太子少傅冯翊县开国侯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太原白居易字乐天,与东都圣善寺钵塔院故长老如满大师有斋戒之因,与今长老振大士为香火之社。乐天曰:“吾老矣,将寻前好,且结后缘。”故以斯文藏於是院。其集也帙六十五卷,凡三千二百五十五首,题为《白氏文集》,纳於律疏库楼。仍请不出院门,不借官客,有好事者,仍就观之。开成元年五月十三日,乐天记。”

    五月十四日这一天,圣善寺的和尚们带着厚厚的一叠六十五卷《白氏文集》回到了圣善寺。

    眨眼间又到了八月。这一天,刘梦得从同州任期届满回到了洛阳。刘梦得的归来让乐天高兴万分,大摆宴席自然不在话下。

    酒过三巡,乐天的诗意又来了,一首《喜梦得自冯翊归洛兼呈令公》脱口而出:

    “上客新从左辅回,高阳兴助洛阳才。已将四海声名去,又占三春风景来。甲子等头怜共老,文章敌手莫相猜。邹枚未用争诗酒,且饮梁王贺喜杯。”

    同席的令公用手把乐天的肩膀拍拍:“白老弟,这刘梦得兄弟现在又跟我们兄弟在一起来了,你老弟也还满意吧?”

    “哟,令公怎么问起这样的话?我白某没说的,你自己问问梦得兄弟吧,梦得兄弟自己心中有数。”但是乐天接着说道:“我乐天又要吟诗了,你们听着:

    《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水南秋一半,风景未萧条。皂盖回沙苑,篮舆上洛桥。闲尝黄菊酒,醉唱紫芝谣。称意那劳问,请钱不早朝。”

    乐天吟诗罢。大家都笑起来。

    “来来来,干!”七八位老人都把脖子一仰,手中杯子都倒了过来。

    乐天又谈起刘梦得代替自己去同州的事:“梦得兄弟呀,我老白对不住你老弟兄。当初皇上本来是要我乐天去同州,那时候我乐天心里是不太想去,又加上身体方面也确实有点小毛病,于是我就向皇上请假了。谁知道呢,后来皇上就找上了你梦得兄弟,这包袱倒是让你梦得兄弟来背了,我乐天要早知道是这样,何不自己去一趟呢?”

    乐天说到这里,刘禹锡来劲了:“乐天兄弟说哪里话?我刘禹锡能够替白兄弟去一趟同州,也是我刘禹锡所乐意的,何况那也是皇上对我刘禹锡的看重。你们知道皇上对我刘禹锡说了什么吗?”

    “皇上对梦得兄弟说了什么?”

    “我到同州以后,按照惯例,给皇上写了一份谢表,想不到皇上竟然给我回了一个批复。那文宗皇帝《答刘禹锡同州刺史谢表批》是这样写的:

    省表具知。卿任居三辅,职奉六条,累闻问俗之劳,载览勤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