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风格奇异。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它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看去,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据初步估算,全楼高达七丈有余,平面呈长方形,宽五丈多,进深四丈五六。

    中部以四根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根圆木柱子支撑二楼,外面用十二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

    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乐天曾经看过有关岳阳楼的历史,它始建于建安二十五年。东汉末年,孙权的手下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为了操练水军,鲁肃在洞庭湖边修筑了阅军楼。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在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自从李太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从那时候起,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

    岳阳楼屹立于洞庭湖畔的巴丘山下,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对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从地理位置上说,可谓得天独厚。

    本朝开元四年,堪称“燕汗大手笔”的张说贬官岳阳后,寄情山水,常与文人迁客登楼赋诗,岳阳楼开始成为一座文化楼。以后,李太白杜工部相继在此楼题咏,给岳阳楼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文化意蕴。

    现在乐天开始走上三楼,洞庭湖的宏伟气势立刻让乐天感叹不已,但是乐天最急于要看的是这里的文化古迹。

    最先跃入乐天眼帘是一副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下联还有落款:“长庚李白”。乐天对李太白这幅对联,称赞不已。

    乐天进入楼内,这里有历代文士们的题咏。有东晋义熙八年朱超石作的《夜泊巴陵》诗,其中有“古村空列树,荒戍久无楼”之句;有南朝宋元嘉三年中书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的《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首次见于诗文;有本朝开元三年中书令张说出任岳州刺史,常与才士登岳阳楼,有诗百余篇列于楼壁;有开元十三年大诗人李太白出蜀,经巴渝,下三峡,游洞庭,首次到达岳阳,并留下《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的诗篇;有开元二十七年秋,李太白与大诗人王昌龄相会于岳阳的记载;有大历三年冬杜工部携全家从湖北江陵、公安流寓岳州,泊舟城下,并且留下了《登岳阳楼》诗篇。

    乐天心想,现在是我乐天欣赏前人的诗作,我乐天何不也来一首诗让后来者欣赏呢?乐天这么一想,诗的灵感就来了,一首《题岳阳楼》就在岳阳楼第三楼的一张供人题咏的方桌上草成,诗曰: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当下乐天题诗被楼主发现,问了题诗者姓名,原来是大诗人光临,即愿意用重金将诗作买下,乐天说:“我白居易不是靠卖诗发财,诗人也发不了财,这样吧,这首诗送给楼主做个纪念,交个朋友总可以吧?”楼主听了,高兴万分,就要请大家去附近酒楼饮宴。乐天当然不要楼主如此破费。

    从岳阳楼下来,大家在岳阳楼附近的一家酒楼吃中餐,品赏了几样岳阳名菜,不过是洞庭金龟、翠竹粉蒸鱼、龙女斛珠、虾饼、岳城剁椒鱼头、洞庭腊野鸭条等岳阳特色菜。

    转眼间到了三月十一日。这天下午,“万里船”已经到了峡州夷陵。由于夷陵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江西陵峡畔,长江中上游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