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眨眼之间已经进入七月,秋试的时间又快到了。白大人又开始为孩子们的考试操心。近几天来,白大人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今年是不是换一个方法,让孩子们就在地方参加考试。过去的几年,都是让孩子们到京都去参加考试,结果连年失利。想起来也是,那京都乃藏龙卧虎之地,高手如云,孩子们虽然天资不错,可是到了京都那种场合,也显不出你的优势。再说,那京都人缘关系复杂,就是凭着我大理少卿兼襄州别驾的身份,比起那些朝廷大员也就显得分量有限,要在考场内外拉些关系也难。就算你为官清廉,不拉关系,但是别人通过拉关系上去了,你不拉关系必然吃亏。
但是如果让孩子们在地方上参加考试,凭着我在襄城的身份,即使不拉关系,主考官也会看点面子,况且从几个孩子的天赋学识来看,在这襄城就会有些优势。
“就这样办,一个一个地来,今年先让幼文在襄城参加考试。”白大人做出了决策。
决策确定下来,就要付诸实施。首先要做的是,得找几个人举荐,找那些人呢?白大人想,跟襄城知府大人说说,毕竟职务高面子大。另外,到宣州溧水县幼文的叔叔白季康那里去一下,要他也从他那里找一两个人举荐,毕竟举荐的多一些,恐怕把握也大些。
于是白大人写好一封信,派幼文自己去跑腿。结果,幼文叔叔白季康和宣州刺史崔衍一同参加举荐。至于襄城刺史参加举荐的事好办,设一次家宴,把刺史大人请来喝两杯,问题不就解决了?
万事俱备,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幼文满怀信心地跨进了考场。幼文觉得,今天在考场上做得非常顺手,贴经和墨义几乎用不着动太多脑子就蛮有把握地做完了,至于今天的那一首《天街诗》和那首《鬼城赋》自己都觉得十分满意。
到了出榜这一天,幼文三兄弟在爹的带领下早早来到考试院看榜,果然幼文以第三名的成绩高中皇榜!
白家合家欣喜如狂。中了举人,就可以做官了,虽然还只能做七品县令以下的官,但是毕竟可以做官了,离白家兄弟的远大理想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任命书很快来了,幼文被任命为鄱阳郡的浮梁县功曹。白大人告诉大家,功曹这工作是在县衙专门管理文书档案方面的工作,还包括帮助县令起草文件,制定县府施政纲要等工作,可以说是县令的得力助手,所以这功曹也是县府的实权人物,相当于县府的副职,有机会再升一级就是七品县令了。再说如果明年春季参加朝廷会试,中了进士,可以直接提升为县令。但是在浮梁有些特别,这浮梁由于有“瓷都”之名,所以这浮梁虽然是县制,却是整个大唐唯一的五品县,就是说,浮梁的县令可以是五品官员担任,所以这浮梁县县令的实际权力却相当于州刺史,甚至比州刺史的品级还要高。要是明年春试幼文能中进士,在浮梁就可以直接提升为主薄,因为浮梁主薄的级别相当于普通县令。所以现在幼文的前途就不必太担心了。
这浮梁县乃是古代的新平县,因为那地方由于地势低,时常有溪水泛滥,当地人常常大量砍伐木材扎成木排作为浮桥,人称“浮梁”,时间久了,人们就把那地方称作浮梁了。不过这浮梁倒也是一个极好的地方,据说那浮梁县因为有“瓷都”之名,是江南极为富庶的地方。自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东晋开始烧制瓷器以来,距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这里素有“瓷都”之称,烧制的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大唐以及西域各国。青花、玲珑、粉彩、色釉,被称为浮梁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每当人们站在昌江边,看着昌江中数不清的大小船舸,你就会想到,这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