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0世纪末,仅3到5年就能翻一番;而到了2019年,每一年就能翻一番。未来时代,空前巨大的知识量会让西方的“分科治学”也遇到瓶颈,人们得进行人机结合、依靠人工智能的帮助了!)

    东方文明推崇的是一整套的圣贤之学,人们追求成为跨领域的、博学多才的集大成者。在知识总量小的时代,完全可以做到,但是面对史前文明和未来时代的高端知识,如果没有特殊的天赋和机缘,就很难做到深入研究。比如“盘古开,天辟地”这个高端史前文明知识,其包含着天文、地理、史前文明、外星文明等非常多的信息,普通人很难参悟。就算用西方的分科方法,研究地理的只研究地理,不研究天文等其他领域的知识,做不到跨界整合,也根本搞不懂!很多人拘泥于普通的大陆漂移学说,他们并不清楚是因为“天(月)”远离这个特殊情况,才引发了剧烈的大陆漂移。因此,本书作者一直强调:在当前的时代,只有可以和人工智能相媲美的圣贤才可以看懂本书这部集大成之作!本书跨界整合了国学、天文、地理、历史、神话、预言、考古、航天、前沿科技等领域的大数据,构建了一个宇宙系统,cpu慢、内存小的人根本运行不了。

    话说地球的西方,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500年(14世纪)的这一千年左右的时间,被后人称作“黑暗的中世纪”。中世纪时期,图书馆里的书都用铁链锁着,铁链一头安装在书的一角,另一头锁在书架上,铁链的长度只够人们把书从书架上取下来翻阅。为什么要把书锁起来?因为当时书是非常贵重的奢侈品!书的制作成本非常高!一本书的价格比一套房子的价格还要高!因此,那时只有少数人可以接触到书,读书是贵族才能拥有的精神享受。问题是把书锁住以后,如果遇到火灾,图书馆的书就都抢救不出来了!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史前书籍就是因此而全部被烧毁的。一直到中世纪末期(14世纪),整个欧洲只有大约三万本书。一直到15世纪初,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西方世界的书才慢慢地多了起来,价格也逐渐变得便宜了,人们普及了书以后,文明就得到了迅速地提升。

    没素质、野蛮的地方不会一直野蛮、不文明;而有素质、文明的地方也不会一直有素质、文明。公元1500年以后,由于天现异象、天降神人及文艺复兴运动等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科学的进步,西方文明很快就赶上并超过了东方文明。

    先说天现异象。那是在1561年4月14日凌晨四点,一个散发着光芒的像太阳一样的大圆盘形飞行物出现在天空中,照亮了还在黑暗之中的纽伦堡(位于今天的德国东南部)。这个圆盘大飞船被惊醒的人们发现后,释放出了数十个黑色的小圆盘(小飞船)。这时,从云层中又飞出了许多红色圆盘。随后,红色飞船和黑色飞船展开了对战,互相释放刺目的“魔法闪电”,不时有飞船燃烧着从天空中坠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ufo目击事件,把当时的人们都看呆了。事后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上帝的暗示,如果世人再不忏悔,巨大的灾难将要降临人间。在舆论的压力下,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开展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那么这次事件的背后真相是什么呢?就是神级外星人在用对战游戏的方式暗示启发地球西方的人类。等人类科学发展进步以后,就可以知道,神话描述的是高科技时代的历史,魔法就是文明倒退以后的人类理解不了的高科技。

    1643年1月4日,月球中的圣星人看到地球的西方世界还是比较黑暗,于是,圣星人精神领袖圣帝尊说:“还是派那个谁下去走一趟吧。”就这样,牛顿诞生了,一切都被照亮了。牛顿就是上次登录到地球东方的东方朔,这次登录到了地球西方。(1643年,牛顿出生,科学从此照亮了西方世界;而1644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