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中的吕翁就是圣星人招聘的一位实习记者,他在人间进行各种采访和调查,进行虚拟设备的测试,收集体验数据。由于他工作出色,后来被提拔成了神仙,成为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圣星人构建的虚拟世界在不断完善,最新版已经和真实的人间没有什么区别了。如果“神”想体验人间的生活,足不出户就可以玩得很尽兴。因此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神”就不到人间了。就算偶尔还会有“神”出现在人类的视线中,但是跟以前相比,已经少了很多了。
公元751年,唐朝名将高仙芝带领大唐帝国的军队在西域开拓疆土,高仙芝出生于高句丽(大致为朝鲜范围,不包括韩国),当时的高句丽是唐朝地方政权。在同一时期,西方的阿拉伯帝国(唐朝人称之为“大食国”)正在向东开拓疆土。两国的军队在西域相遇之后,为了争夺霸权,双方展开了多次大战,各有胜负,其中有一次,*战败了,有一位名叫杜环的大唐高级军官不幸被俘,他被作为重要战俘送到了库法城(位于伊拉克南部)。爱才之心,国皆有之!杜环受到了很好的优待,于是他加入了阿拉伯帝国的军团,从圣城耶路撒冷起程,征讨西亚和非洲(主要为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地区)。战争结束后,杜环随军团返回了阿拉伯帝国,这时已经到了公元762年。阿拉伯帝国和大唐早已握手言和了,由于大唐的广州一直是阿拉伯商人的聚居地,因此杜环得以搭乘阿拉伯商船来到广州,终于回到了大唐。杜环把自己的行程和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取名为《经行记》。此书记载了当时阿拉伯世界的地理情况和人文风貌,还有西亚、北非、东非等地的历史文化资料,为后人创作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灵感。杜环是第一位深入非洲的中原人,也是第一位把西亚、北非、东非等地贯通游历并将自己的经历记录成书的中原人。
唐朝时,民间仍然流传着一些关于机器人的制作方法。有一位县长,叫殷文亮,他在闲暇的时候,喜欢研究古籍、搞发明创造。在史料《朝野佥载》中,记载了他曾经做了两个木头人。其中一个木头人穿着漂亮的衣服,可以给客人倒酒。木头人可以很熟练的倒酒,倒出的酒不会多也不会少,如果客人没有喝完杯中酒,木头人会一直为客人举着杯子。另一个木头人会唱歌和弹奏乐器,用歌声劝客人赶快喝酒。唐朝还有一位叫杨务廉的能工巧匠,他制作了一个僧人模样的木头人。这个木头僧人的手上托着一个碗,摆在街边,人们扔到碗里的钱会触发机关,使木头僧人发出“谢谢布施”的声音。
唐朝一共有十八个皇帝。在第十二个皇帝的时候,也就是唐穆宗长庆年间(约公元821年至824年),有一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很多人在户外赏月,忽然看见不远处的树林中亮起了一片光芒,几十丈长的白光从林中照向天空。人们又好奇又害怕,于是结伴去看,结果看到了一个像蛤蟆一样的东西,它有着金光闪闪的背部,很快就飞走了。当时人们将其命名为“金背蛤蟆”,其实这就是一个发出强光的飞碟,较为扁平但中间有较高的圆弧状突起。因为这天是中秋节,所以人们认为“金背蛤蟆”是从月宫里来人间参观访问的使者。当时的工部员外郎张周封常常提起此事。唐朝大诗人杜甫也曾做过工部员外郎,工部员外郎相当于今天的工业部副司长的职位,这是政府高官,在这类事上不会胡说八道。
在唐朝第十四个皇帝的时候,也就是唐文宗大和年间(约公元827年至835年),有一个叫郑仁本的人,他的表弟和一个姓王的秀才一起去嵩山旅游,由于当地的植被非常茂盛,阻挡了他们的视线,导致两人迷失在了幽深的山谷中。眼看就快要到晚上了,两人却还没有找到出山的道路,他们又饿又怕,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时,草丛里忽然传出了打呼噜的声音。两人拨开草丛察看,只隐约看见一个白色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