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7/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人,哪怕朝闻道而夕死,也行!不闻道乃白活一场!没想到他曾经日思夜想的老子如今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哈哈,这下可得好好请教一番才行!于是,尹喜极力劝说老子留下,他精心款待老子数日,期间一再恳求老子传“道”给自己。

    老子刚开始时还尽力推辞,但是尹喜一直拖着不给他过关文牒(出入境护照),最后老子实在没有办法了,他看尹喜确实很有诚心,不是不圣、不贤、心术不正之人,于是他在帛(白色丝织品)上写下了一篇五千字左右的名著传给尹喜,这就是《老子》(《道德经》)。

    《老子》这部经典著作写得实在是太好了!尹喜一看完就不想当官了,也想追随老子而去。老子说:“不行,如果你走了,谁来替天行道?你要去传承,度人,发扬光大!这可是功德无量、大有意义的事业啊!”尹喜一想,也对!于是,老子择吉日把帛书《老子》传给了尹喜,尹喜的双眼闪烁着泪光,他对着老子连连磕头,恭敬地接过了《老子》,一再表示要把此书世世代代都供奉在家中,让有缘人参阅,以造福后人。从此,《老子》逐渐流传开来,后人将其改名为《道德经》以后,更是发扬光大到了全世界,这本经典名著后来的印刷量甚至比《圣经》还要多!

    这里有一个问题,老子为什么要把《道德经》写在帛上?因为那时的中原还没有发明出来纸。其实,史前文明是有纸的,比如古埃及(上古中国)的金字塔里就有莎草纸,但是其制造方法失传了。《道德经》里面的一些内容直接沿用了上古时代黄帝提出的学说,源于外星文明。《道德经》里面提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个东西,在我们的世界出现之前就出现了)。寂兮寥兮(它寂静空虚,无形无相),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它独立存在,并且循环运行),可以为天地母(有了它,才有我们的世界;没有它,就没有我们的世界)。”这说的是什么东西?这就是“道”!就是设定!先有宇宙设定,后有宇宙系统。天道就是宇宙设定。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设定,人们所说的花道、茶道、医道、书道、帝道,这些都是设定!宇宙系统是怎么设定的,就怎么运转。违反宇宙系统的设定就叫做逆天!宇宙是一个全息的智能模拟系统,是一个宇宙级的意识体化现的虚拟世界,宇宙大爆炸就是数据大爆炸!温度、引力、光速等都是设定。设定就是“道”,人就是可以繁殖的有躯壳的生物智能机器人,《易经》就是文字形式的算法,《周易》(《易经》扩展版)就是从宇宙(时空)系统的数据库中检索人、事、物的重要方法和工具。

    宇宙天道,是无法用当时的语言清晰地描述出来的,因为当时还没有人知道宇宙的设定具体是什么样的。老子虽然悟道了,但是他当时并没有实证出来(当时的圣星人通过宇宙模拟器对宇宙有了理论上的解释,但是还没有实证出来,直到2012年之前才实证出来),他也不知道宇宙系统的具体设定及各种参数,就算知道了,他也无法用当时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老子只能留下提示和线索,让后人继续探索和领悟“道”,随着后来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用牛顿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宇宙中的某些设定参数。从此以后,人们如果明白了某个事物(了解事物的各方面的设定参数),就说“知道了”。知“道”,就是完全明白;不懂就叫“不知道”,即不知“道”。中国的“道”就从此诞生了。老子在《道德经》里还说了修道的要领,共三点:一是要量力而行,二是不能有贪心,三是不要与人攀比。人们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能够真正读懂《道德经》,并为以后的修行打好基础。

    知“道”,最主要的就是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后来有这么一句话叫:“人,最难的不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是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一些身价千百亿的科技大佬们说:“我每天最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