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上的普通漂移现象,那些就不是本书所讲的剧烈漂移现象了。
“天”的突然远离给地面上的人类带来了灾难,人们已经意识到,地上的灾难,就是因为天出了问题。人们看到“天”摇摇欲坠,非常害怕,希望“天”远点,越远越好,不要塌下来。(夏朝之后,商周之时,中原地区有个杞国,杞国有个人,人们觉得他有点儿神经质,因为他经常想一些在常人看起来很奇怪的问题,比如他从古书中知道了“天”曾经差点塌下来,陆地曾经裂开并“陷”到海里去,于是他就总担心还会出现天塌地陷的情况,后来流传为“杞人忧天”的成语故事。)
幸好,“天”稳定后慢慢远离了地球。人类的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在地面的灾难上了,因为当时发生了由陆地剧烈漂移引发的席卷全球的大洪水事件——海潮大洪水。(到目前为止,真正的人类文明一共遭遇过两次大洪水,一次是“天降”大洪水,从月球泄漏及盘古大陆冰川融化引发;一次是“海潮”大洪水,由盘古大陆分裂漂移引发。)
科学家把海水倒灌上千里引发的大洪水称为“洪水海潮”,中国史料《孟子——腾文公》中讲“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水逆行就是海水倒灌。剧烈漂移着的陆地就像行驶中的船一样,“船头”的浪花高,涌上陆地的洪水就大;“船尾”的水较平静,涌上陆地的洪水就小。因此,世界各地的洪水虽然在同一时间发生,但规模有大有小。就算是小规模的洪水海潮也相当于是超级海啸的级别了。本来人们正懒洋洋地躺在海滩上晒太阳,大地突然剧烈地震颤起来,风平浪静的海面忽然就升了起来,几百米高的海水黑压压地朝陆地碾了过来,把人们吓得屁滚尿流,想转身就跑,可哪里跑得了呀,腿已经软得像面条一样了,在大地的颤动中也站不起来了。吓傻的人们瞬间便被海水吞噬了。海浪以雷霆万钧之势咆哮着冲上陆地,侵袭上千里,摧枯拉朽般席卷了一切。沿海地区及海拔六百米以下的陆地全部被淹了。繁华的城市,富饶的农田,美丽的牧场,辉煌的建筑,瞬间消失不见。
后来人类考古发现,所有的古文明几乎都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出现了中断和衰落。澳大利亚科学家内尔·托马斯在《公元前2300年的黑云》一书中指出:“埃及、巴勒斯坦、约旦、马耳他、爱尔兰、英国和中国所在的这些地区,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重大的灾难大约在同一刻发生,远古活跃的部落突然衰亡,他们的社会组织突然崩溃并发生混乱和灾难。”其中明确提出全球性的大灾难在同一刻发生。
中国考古学发现,在三皇五帝时期(4300年前到5100年前),中原地区各种文化遍地开花,河南的仰韶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湖北的屈家岭文化、浙江的良渚文化、甘肃的马家窑文化等,这些文化都十分先进,用来敬神的高台式建筑(用土筑成)非常多也非常大。考古学家形容这一时代为“满天星斗”。然而,这种百花齐放的状态,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却戛然而止,中原大地迎来了巨变,各地的文化全部消失。在中国最新披露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学文化年表中,公元前2300年左右,一股强大的力量干扰了中原地区,一条笔直的直线如一把刀,在年表中整齐的切出了两个时代。当时的中原大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从中国历史文献中,可以发现端倪,“切割”时代的就是当时横行四方的大洪水。公元前2300年左右,正值三皇五帝时代的末期,大洪水已经在中原地区蔓延开来,中原人民深受洪水肆虐之苦。据《尚书》和《孟子》记载:“当帝尧在位的时候,滔滔的洪水肆虐,把大地割开,水势奔腾包围了山岭,淹没了丘陵,浩浩荡荡,弥漫接天。”肆虐中原地区的大洪水如一把尖刀,摧毁了之前的文明,躲避过大洪水的人们,告别了三皇五帝神话时代,暂时退回到了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