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太上皇凭生了许多感慨。

    大军临近长安,需要十里一停,五里一通报,身穿朱衣,背插彩旗的信使在官道上来回穿梭,也显得十分热闹。从灞桥到万年县的官道已经被长安城出来的宫城禁军给封锁了,五步一人,十步一哨,闲杂人员一律不准上路。这些禁军倒也是衣甲鲜明,威风凛凛,只当过比正规的西军身上少了许多杀气。

    战鼓阵阵,号角连天,随之旌旗招展,大地震动,大队的骑兵沿着官道缓缓驰来。

    三万名骑兵在军旗的指引下,分成五军列成方队渐次进入校阅场地。万年县的军校场顿时显得十分混乱和拥挤,这些西军骑兵可没受过禁军那样的校阅经验,显得队形有些散乱。

    太上皇牵着太子和太子府的一众高官们站在临时搭建起来的检阅台上,显得祖慈孙孝,神情复杂地看着眼前的这支军队。

    李岘带着杨可世等十数名军将来到台下,下马后以军礼拜见太上皇和太子,然后使劲扯着嗓子高声喊道:“臣李岘率陕西、陇右诸军一战而尽复河东之地,如今得胜还朝,还请上皇和太子检阅,天佑大宋,万胜!”

    他身后的帅起被高高举起。

    数万骑军随之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吼声:“万胜!万胜!万胜!”

    高台上太上皇的嘴唇在嚅动着,由于现场有些风,连李岘都没听清他说的是什么,随之台上的令旗高举,诸军则又齐呼三声万岁!

    检阅仪式其实很简单,各军依次在主将的带领下列队从高台下通过,就算是完成了校阅。只不过三万余人,走完这个过场,也花费了将近大半个时辰的时间。最后李岘和副帅杨可世一同登上高台,再次接受太上皇的宣谕抚慰。

    太上皇乃封李岘为晋国公,加太子太保,领陕西、河东诸军兵马元帅;杨可世为赵国公,领陕西、河东兵马副元帅;没有参加检阅的刘锜则封为韩国公,领陕西、河东兵马副元帅;老将刘法为陇国公,领陇右诸军兵马元帅,姚古为燕国公,加太师衔;太上皇似乎很感激救过他的翟进,又加翟进为豫国公,为京西路兵马元帅。

    这次的封赏实际上有些尴尬,由于不是官家的圣旨所命,只是以太子监国和太上皇的上谕形式所发,按道理属于违制。可现在谁还管得了这么多。李岘率领诸军将上台依次接受封赏和拜谢,算是完成了这次的仪式。

    这次的封赏完全没有文官的什么事,这不免让人心生妒嫉,范致虚在李岘接受封赏时就悄悄对太子太傅孙觌说道:“看此子鹰视狼顾,又是一个安禄山般的人物,如此下去,社稷江山危矣!”

    孙觌眯着眼看着李岘在拜谢太上皇的封赏,脸上毫无表情,只当是没听见范致虚所言,也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大军在长安城外休整了五天,其后李岘就在朝会上入禀道:“臣刚接到从前线传来的战报,东京留守杜充不战而逃,金国右副元帅宗翰已经率军占领了开封,现在洛阳告急,臣欲率陕西军步骑五万往救洛阳。”

    由于太子赵谌只有十二岁,皇宫中由皇后朱琏与太子一起临朝听政,却听朱皇后闻言皱眉道:“李元帅率陕西各军出战,关内可否有危险?”

    李岘回答道:“目前娄室在云州,手上只有两万余人马,只要西夏人不大举南犯,关中并无什么风险。微臣此去京西,主要是为了安排洛阳和南阳一带的防御。”

    此时太子府诸臣并无人异议,唯有张克戬出言反对道:“京西军务,自有翟进、王禀主持,李元帅为陕西、河东帅臣,这手未免伸得太长了些吧?!”

    李岘闻言怒道:“洛阳、南阳安危势关陕州、汉中得失,这天下军事本为一体,什么叫我的手伸得太长了?这大宋国现在成了这个样子,都是让你们这帮什么也不懂,打起仗来就知道逃跑投降的无耻文人给搞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